中信建投-360数科-QFIN.US-轻量化运营的普惠金融龙头-230118

《中信建投-360数科-QFIN.US-轻量化运营的普惠金融龙头-230118(5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建投-360数科-QFIN.US-轻量化运营的普惠金融龙头-230118(59页).pdf(5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利空出尽叠加疫后修复,量价回升+成本改善驱动360数科估值上修
疫后经济修复,用户还款能力提升,风险成本下降:历史上,公司消费信贷用户还款意愿较强,逾期受还款能力影响较大,因此经济复苏后,借款人收入恢复正常带动公司风险成本下降。
消费场景复苏,公司将增加投放,释放信贷增量:公司撮合信贷交易量的规模,取决于管理层对23年信用风险的判断,当判断较为乐观,会加大投放量从而提升贷款规模。
信用环境改善,利率定价有望触底反弹:由于监管指导和主动推行客群上浮策略,公司大幅调整利率定价,22Q3-IRR水平降至21.7%,距离监管要求的24%上限有不小距离,未来随着信用环境改善,利率将有上调空间。
严监管常态化,中小互金机构出清,竞争格局改善:阶段性整改转为常态化严监管,行业供给侧改革或进入收尾期,符合要求的头部助贷机构有望面临更优竞争环境。
我们再次维持360数科(QFIN)“买入”评级,给予其目标价30.94美元。作为头部消金机构,在疫后经济修复、消费场景复苏、稳定性监管等多重催化下公司具备较好的估值修复机遇,我们认为公司估值有望在2023年修复至6.85倍P/E,对应目标价为30.94美元,每股ADS净利润为4.69美元。
行业变化:(1)监管侧:互联网金融平台的行业整顿已至“常态化监管”的规范稳定期,监管不确定性将逐步降低,但对牌照、杠杆、消费者保护等方面的要求不减,而流量场景、大数据分析等行业壁垒仍然牢不可破,整改后期在合规经营框架下,缺少牌照尾部机构将失去竞争力而退出市场,最终导致行业集中度持续上升。在未来,监管可能继续保持严格态势,但出现超预期收紧的可能性较低,稳定监管将有助于业绩修复和规模增长;(2)需求端:消费者用户的信贷需求逐渐变得多样复杂,同时小微企业也迫切需要多样化的融资解决方案来推动增长,但是由于部分客户缺少稳健的信用状况、经营业绩记录或者合格的抵押资产,对于互金机构的科技能力是一种挑战,尤其体现在AI信用画像、数据分析、风险定价等;(3)供给端:随着互联网普及和电商、直播、短视频的加速渗透,居民的消费和支付活动愈发高频,由于传统信用卡发卡趋严,其价量增速已达瓶颈,互联网消费金融逐步从银行垄断转为“银行/持牌消金/头部互金/小贷”的多方供给格局。此外,数据服务商、征信机构、担保公司、技术服务商等行业底层支持机构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风险波动
宏观经济风险震荡可能造成利率急剧下降、获客成本提高、新增贷款增速降低;另一方面,由于消费金融ABS是以消费金融类资产为基础资产,通过产品结构化设计进行信用增级的资产支持证券,在宏观环境波动的背景下,存量消费金融资产的坏账率可能提升,加大拨备核销不良贷款的压力。
美股上市公司环境的不确定性
尽管公司已经完成回港二次上市,考虑到《外国公司问责法案》对于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增加的连续三年的审计监管,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公司的信披要求不减,可能将继续面临着从美国证券交易所退市的风险。
行业监管风险
进入常态化监管后,互联网消费金融的监管政策可能继续从监管评级、贷款对象管理、利率等多方面进行严格规范,持续推动消费金融行业良性发展,更加严格的监管将压缩存量利润,同时可能会限制进一步开拓业务以收获更多的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