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建投-泰格医药-300347-克服疫情影响业绩快速增长,推出股权激励保障长期发展-221026

《中信建投-泰格医药-300347-克服疫情影响业绩快速增长,推出股权激励保障长期发展-221026(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建投-泰格医药-300347-克服疫情影响业绩快速增长,推出股权激励保障长期发展-221026(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三季报
10月25日,公司发布2022年三季报,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
1)营业收入54.06亿元,同比增长59.23%;2)归母净利润16.05亿元,同比下降9.90%;3)扣非归母净利润11.92亿元,同比增长37.20%;4)基本每股收益1.86元,同比下降9.27%。
公司发布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
10月25日,公司发布2022年A股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
简评
克服疫情影响业绩快速增长,订单量持续增长2022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12亿元,同比增长35.35%;归母净利润4.13亿元,同比下降21.56%;扣非归母净利润4.21亿元,同比增长29.02%。公司前三季度收入快速增长,主要系客户需求及新冠肺炎相关临床试验项目增加所致,2022Q3虽然多地疫情反复,公司收入仍实现明显增长。归母净利润出现下降,主要系公司其他
非流动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减少所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母净利润增长显著,扣非利润增速与收入增速基本匹配。
公司2022Q1~Q3毛利润为21.69亿元,毛利率40.11%(-6.65pp),2022Q3毛利润为7.42亿元,毛利率40.94%(-4.60pp)。主要由于:
1)确认的新冠服务费较去年同期减少,而新冠订单过手费较去年同
期增加;2)三季度后期全国各地疫情散发,影响临床现场业务开展。
剔除新冠相关业务后,2022Q3毛利率约为44%,盈利能力稳定。
2022Q3公司新冠项目相关收入预计约2亿元,预计其中大部分为过手费,剔除新冠项目后:1)公司2022Q1~Q3收入约44.06亿元,同比增长约44%;2)2022Q3收入约16.12亿元,同比增长约42%。2022Q1~Q3公司净新增订单总量较去年同期的70亿相比略少;剔除新冠项目订单后净新增订单总量同比增长约35%,其中Q3同比增长超过30%。
临床试验技术服务:收入约31亿元(+72%),毛利率环比有所回升。2022Q1~Q3收入保持稳健增长,主要由于三季度部分地区疫情反复带来的影响。疫情期间公司密切追踪全国疫情情况,通过远程监察、远程随访及远程给药等方式,以患者为中心克服疫情影响推进项目进展。2022Q3临床试验运营业务强劲增长势头延续,市场份额继续保持国内领先。医疗器械临床业务在国内也处于领先地位,并依托此优势不断抓住新的器械领域临床和注册机会。注册业务增长稳健,尤其是海外注册及注册咨询业务发展态势良好。其他业务增长态势也得以延续。毛利率环比较2022H1有所提高,主要由于2022Q3全国疫情严重程度小于2022Q2,公司业务受影响程度边际减弱。
临床试验相关服务及实验室服务:收入约22.5亿元(+41%);毛利率环比明显提高。2022Q1~Q3收入增加,主要由于实验室服务、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等服务的收入增加所致。数据统计服务方面,公司与一家全球TOP10大药企开展了新的全面战略合作协议,预计未来会为数据统计业务增长提供持续动力。受试者招募业务增长较快,2022Q3新签订单增长强劲。SMO业务增速稍慢,目前着力于与战略客户维持良好关系,与公司战略安排一致。其他业务依旧延续上半年的增长态势。毛利率较2022H1环比有明显的提高,主要由于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业务和实验室服务的毛利率恢复所致。
持续推动数字化创新,产能建设稳步推进。公司始终致力于推动自身数字化创新和产业合作,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公司自主研发的基于风险的质量管理RBQM(II期)系统于2022年9月正式发布,以数智化助力临床研究。同时,E-Site卓越临床研究中心战略继续推进,与江苏、安徽、河南、陕西、宁夏等地的多家临床研究中心达成战略合作,创建业务优质、流程高效、管理协同的临床研究生态体系。产能建设方面,嘉兴二期大楼正式开工,助力公司在嘉兴打造更加丰富和完善的临床开发全生命周期服务链条。
海外业务持续拓展,全球化布局不断完善。国际化建设方面,公司企业品牌和雇主品牌升级换新,向全球客户展示全新形象,不断完善全球化布局,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赋能新药全球开发。目前美国团队处于持续拓展中,拥有众多优质订单,主要处于临床I~II期,客户以国内客户为主;欧洲现有1个海外大规模III期临床多中心试验进行中,目前已开始入组。公司三季度与部分取得海外分子权益的国内药企开展合作,有助于未来进一步拓展美国和欧洲业务。
发布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保障公司长远发展。本次激励计划拟向激励对象授予限制性股票710.56万股,占公司股本总额的0.81%。首次授予激励对象828人,主要为公司(含全资子公司)的核心技术(业务)人员。
首次授予激励对象限制性股票的授予价格为69元/股。此次激励计划考核期限为2022年至2025年,时间跨度为四个会计年度,以达到公司业绩考核目标作为授予激励对象对应批次限制性股票的条件之一。若公司未满足业绩指标,所有激励对象当期未能归属部分的限制性股票不得归属或递延至下期归属,并作废失效。本次激励计划能够实现公司核心技术(业务)人员与公司利益的深度绑定,保障公司长期发展。
经营性现金流量显著增加,各项费用保持稳定
前三季度公司经营性现金流量为8.25亿元,同比增加13.31%;2022Q3经营性现金流量为4.66亿,远超当期扣非净利润,主要由于Q2疫情原因导致部分回款推迟至Q3。其他费用方面,公司2022Q1~Q3实现销售(1.08亿,+12.61%)、管理(4.61亿,+18.67%)、研发(1.71亿,+10.50%)、财务(-1.19亿,-32.28%)费用率分别为2.00%、8.53%、3.16%、-2.20%,相比去年同期分别变化-0.83、-2.92、-1.40、+2.97个百分点。其中财务费用上升较为明显,主要由于公司上半年短期借款增加导致利息增加,以及H股募集资金利息收入减少所致。
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
公司作为临床CRO行业龙头公司,优质项目头部集中效应明显,预计未来经营层面利润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趋势。预计公司2022~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69.62亿元、88.96亿元和109.4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3.5%、27.8%和23.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07亿元、42.37亿元和52.5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8.6%、24.3%和24.0%,折合EPS分别为3.91元/股、4.86元/股和6.02元/股,对应PE为20.2X、16.3X和13.1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全球疫情持续,临床试验市场受到较大影响;在手订单数量增长低于预期;新药研发数量不及预期;行业竞争激烈;投资收益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