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证券-国务院金稳会第六次会议点评:三个平衡,需求管理、风险防范、金融开放-190720

《兴业证券-国务院金稳会第六次会议点评:三个平衡,需求管理、风险防范、金融开放-190720(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兴业证券-国务院金稳会第六次会议点评:三个平衡,需求管理、风险防范、金融开放-190720(2页).pdf(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2019 年 7 月 19 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第六次会议,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研究分析当前经济金融形势,部署金融领域重点工作。我们对此的看法如下:
保持战略定力,需求侧管理“不走老路”。与此前召开的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一致,对于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定调依然是偏谨慎的,“影响国内经济金融稳定运行的风险和挑战较多”。在这样的环境下,政策依然强调“保持定力”,尤其是这一次会议提出的“采取短期和长期相结合,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针对性措施,推动形成有效的最终需求和新的增长点”,意味着在稳增长的政策上会更加强调结构性政策,总量上需求侧管理不会走老路,稳增长政策仍然是为调结构服务的。结合央行在 7 月 19 日发布的《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2019)》中,少见地提出“居民杠杆率水平对消费增长的负面影响值得关注”,也与这一方向相契合。
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坚决防范出现风险传染和扩散。无论是“坚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防范化解风险”,还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都指向当前主动化解金融机构中的一些风险的大方向仍然没有改变。但同时,我们也看到本次会议新增的一些表述“及时化解中小金融机构流动性风险,坚决阻断风险传染和扩散”,也显示政策层面防止引发其他风险的决心。当前中小银行打破刚兑之后,其同业负债端的压力有所上升,尤其是城商行将在 8~9 月面临较大的同业存单到期压力。政策层面的这一表述意味着在未来出现系统性流动性风险的压力下降。
金融开放过程中,提升国内金融机构“适应国际化的能力”。本次会议没有提及金融开放,但今日金稳会办公室对外公布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 11 条措施,实际上已经显示金融开放正在快速推进,证券、基金、期货、人身险、信评等相关政策都在加速落地,同时新提理财、银行间市场的开放。短期来看,这将有利于外资进一步参与中国资本市场,尤其是债券市场。中长期来看,需关注外资金融机构份额提升对中国金融机构的影响。而本次会议第一次提及“提升适应国际化的能力”,也显示政策对于金融开放中中长期角度的准备。
风险提示:贸易摩擦后续演进对国内政策产生超预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