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证券-地方“挤水分”,影响几何?-180128

《兴业证券-地方“挤水分”,影响几何?-180128(1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兴业证券-地方“挤水分”,影响几何?-180128(11页).pdf(11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投资要点
地方政府再次开始"挤水分"。本月以来,内蒙古自治区与天津市陆续披露统计数据有大幅调整。这是继2014年中央巡视组指出辽宁省数据有虚增情况之后,再次出现地区经济数据大幅调整的情况。
这次有点不一样:范围广,但对当期经济数据的影响有限。回顾2014年辽宁省"挤水分"时,投资及财政收入绝对值均出现"断崖式"下降,对2015~2016年的全国固定资产投资额形成明显拖累。当前也出现部分省市的投资增速读数大幅下滑的情况,如甘肃、内蒙古等。
但这一次不一样的地方在于,部分省市在调整数据时对历史数据进行回溯,因而未影响当前增速值。而且,我们注意到,越来越多的省市采用了这一方法,通过梳理全国31个省市的投资数据可以发现,有10个省市的投资数据通过以上回溯调整的方法得以修正。这使得虽然本轮数据调整的范围较广,但对当期经济数据的影响有限。
"挤水分"的同时,地方政府弱化2018年增长目标是主流。近期,地方两会陆续召开。我们梳理了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中对2018年经济的增长预期,可以发现在已公布增长预期的23个省市中有12个省市,调降了2018年增长预期(与2017年增长预期相比)。整体来看,各地对于2018年经济工作都是围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弱化总量、重质量"的方向展开。
需关注"降虚火"过程中的地方融资能力下降的风险。2017年在债券市场整体调整的大环境中,我们看到城投债的净融资额由2016年的6万亿降至3万亿,缩水50%。而对于2018年,我们需注意到前述地方政府数据追溯调整中,地方生产总值以及财政收入绝对额的调降将会影响地方政府的债务率水平,而这会影响新增地方债的分配额度。结合今年整体来看,金融监管的大背景下,对各渠道的融资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因而需警惕个别地区在"降虚火"的过程中出现流动性的风险。
风险提示:经济下滑超预期或全球环境突变使得政策出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