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证券-石化行业周报:丙烯酸及酯、PTA、乙烯等价差修复,供需两端因素推动油价上涨-230305

《兴业证券-石化行业周报:丙烯酸及酯、PTA、乙烯等价差修复,供需两端因素推动油价上涨-230305(1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兴业证券-石化行业周报:丙烯酸及酯、PTA、乙烯等价差修复,供需两端因素推动油价上涨-230305(16页).pdf(1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装置集中检修导致供给缩减,丙烯酸及丙烯酸丁酯价差修复。丙烯酸环节来看,据隆众资讯,本周国内丙烯酸企业整体开工率为51%,环比上周下降12.71 pcts;丙烯酸丁酯环节来看,据隆众资讯,本周丙烯酸丁酯企业整体开工率约为49.16%,环比下滑9.15 pcts。具体来看,据百川资讯统计,本周多家工厂装置停车检修或负荷偏低:烟台万华、山东开泰、沈阳蜡化丙烯酸及酯装置停车检修,上海华谊丙烯酸及酯装置陆续进入检修,或导致丙烯酸及酯行业开工均有大幅下滑。终端需求来看,本周产业链终端需求相对平稳,丙烯酸乳液行业开工环比持平为55%。综合来看,需求相对平稳背景下,装置集中检修所带来的供给缩减带动产品价差改善。截至3月3日,丙烯酸价格为7450元/吨,环比上周上涨100元/吨;丙烯酸-丙烯价差为2090元/吨,环比上周扩大50元/吨;丙烯酸丁酯价格为10350元/吨,环比上周上涨250元/吨;丙烯酸丁酯-丙烯酸-正丁醇价差为1199元/吨,环比上周扩大66元/吨。当前丙烯酸及酯产业链有望随后续需求改善而实现盈利修复,相关产业龙头企业有望受益,建议关注:卫星化学。
本周价格涨幅前五的石化产品:天然气Henry Hub期货,19.97%;环氧丙烷(华东),11.44%;Dubai现货,4.69%;WTI期货,4.4%;PTA(华东),3.39%。
本周价格跌幅前五的石化产品:丁二烯(华东),-7.69%;丙烯(韩国FOB ),-4.61%;苯酚(华东),-3.93%;甲醇(华东),-3.76%;碳四原料气(齐鲁石化),-1.44%。
本周价差涨幅前五的石化产品:PO-丙烯,40.06%;PTA-PX,31.1%;烷基化油-碳四,8.7%;乙烯-石脑油,7.51%;丙烯酸丁酯-丙烯酸-正丁醇,5.83%。
本周价差跌幅前五的石化产品:乙二醇-乙烯,-261.97%;丙烯-丙烷,-36.78%;EO-乙烯,-24.84%;己二酸-纯苯-硝酸,-18.83%;PET(半光)-原料,-18.47%。
国内制造业PMI数据持续扩张、美国首次申领失业救济金人数下行提振需求预期,美国原油活跃钻井数再度减少或带动供给紧缺情绪,国际油价上涨。据新华社报道,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1日发布数据,2月中国制造业PMI为52.6%,比上月上升2.5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位于扩张区间,这一先行指标显示,我国经济运行稳步回升。原油需求预期受此提振,国际油价当日显著上行。此后,根据美国劳工部当地时间3月2日发布的数据,截至2月25日当周,美国首次申请失业救济金的人数为19万人,环比上周修正值减少2000人,亦或助力需求端预期有所改善。此后,贝克休斯油服数据显示截至3月3日当周,美国原油活跃钻井数为592台,环比减少8台,数量连续第三周下行。综合来看,本周需求端与供给端因素共同作用带动国际油价上涨。截至2023年3月3日,本周WTI期货结算价79.68美元/桶,较上周上涨4.4%;Brent期货结算价较上周上涨3.2%至85.83美元/桶。
截至2023年2月24日当周美国商业原油库存环比上周增加116.6万桶至4.8亿桶;美国战略原油库存环比上周持平为3.72亿桶;常规汽油库存减少1.8万桶,馏分油库存增加17.9万桶;2023年2月24日当周美国原油产量为1230万桶/日,环比上周持平;美国炼厂当周平均日净加工量为1497.9万桶,环比减少3.1万桶/日,毛加工量1545万桶/日,环比减少1万桶/日,炼厂可用产能开工率为85.8%,环比减少0.1pcts。贝克休斯油服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3月3日当周,美国活跃石油钻井数为592台,环比上周减少8台。
供需同步增长,LNG价格环比持平。据隆众资讯,本周国内LNG工厂开工率49.72%,环比提升0.33 pcts;产量36.12万吨,环比提升0.75%。进口气源方面,国内15座接收站共接收LNG运输船22艘,环比上周增加4艘;到港量155.38万吨,环比上周增加36.67%。需求端,本周LNG总需求56.31万吨,环比增长2.16万吨(+3.99%)。截至3月3日,中国LNG出厂价格为6100元/吨,环比上周持平。
PTA价格上涨,PTA-PX价差扩大。供应方面,恒力石化1#220万吨装置计划停车一个月;恒力惠州1#250万吨装置3月上旬计划投产;逸盛大化1#225万吨装置计划2月底重启,重启后先开6成,维持10天,2#375万吨装置计划3月初减产至5成,维持10天;亚东石化80万吨装置3月1日提产至满负荷,3月底计划年修;仪征化纤65万吨装置原计划2月底停车10天,现延期至3月底;河南洛化32.5万吨装置短停;虹港石化2#240万吨装置计划三月上旬检修;川化能投100万吨装置意外停车,计划维持7-10天;中泰化学120万吨装置2月底重启,重启后负荷已经抬升至9成;富海集团250万吨装置本周整体负荷下降至7成,2月23日短停4天,3月1日重启出料。本周PTA行业总产能为7818.5万吨,PTA检修产能约1187.82万吨,长期停车产能525万吨,实际在产产能6105.68万吨,在产产能开工率为69.42%。截至3月3日中纤网数据显示PTA流通环节库存为183.1万吨,环比上周减少0.4万吨。截至3月3日,PX(进口CFR)价格为1026美元/吨,环比上周上涨9美元/吨;PTA(华东)价格5800元/吨,环比上周上涨190元/吨;PTA-PX(进口CFR)价差为551.3元/吨,环比上周扩大130.8元/吨。
供给大幅提升、原料价格上行,涤纶长丝价差环比收窄。供给端,据百川资讯数据,在桐昆恒超新产能投产带动下,本周涤纶长丝行业总产量56.31万吨,环比上周大幅增加15.36%。需求端,开工方面,据百川资讯数据,本周江浙地区化纤织造综合开机率63%,环比上周提升8 pcts;下游终端订单方面,据隆众资讯数据,国内织造样本企业订单天数12.56天,环比增加1.56天。原料端,本周PTA(华东)环比上涨190元/吨;乙二醇(华东)环比上涨12元/吨。据中纤网数据,截至2023年3月3日,涤丝工厂DTY、POY和FDY库存分别为29、20和24天,环比上周均减少1天;POY价格为7650元/吨,环比上周持平;DTY价格环比上周上涨50元/吨至8850元/吨,FDY价格环比上周上涨50元/吨至8200元/吨;POY与原料价差较上周收窄167元/吨至1210元/吨,DTY与原料价差环比上周收窄117元/吨至2410元/吨,FDY与原料价差环比上周收窄117元/吨至1760元/吨。
装置集中检修导致供给缩减,丙烯酸及丙烯酸丁酯价差修复。丙烯酸环节来看,据隆众资讯,本周国内丙烯酸企业整体开工率为51%,环比上周下降12.71pcts;丙烯酸丁酯环节来看,据隆众资讯,本周丙烯酸丁酯企业整体开工率约为49.16%,环比下滑9.15 pcts。具体来看,据百川资讯统计,本周多家工厂装置停车检修或负荷偏低:烟台万华、山东开泰、沈阳蜡化丙烯酸及酯装置停车检修,上海华谊丙烯酸及酯装置陆续进入检修,或导致丙烯酸及酯行业开工均有大幅下滑。终端需求来看,本周产业链终端需求相对平稳,丙烯酸乳液行业开工环比持平为55%。综合来看,需求相对平稳的背景下,装置集中检修所带来的供给缩减带动产品价差改善。截至3月3日,丙烯酸价格为7450元/吨,环比上周上涨100元/吨;丙烯酸-丙烯价差为2090元/吨,环比上周扩大50元/吨;丙烯酸丁酯价格为10350元/吨,环比上周上涨250元/吨;丙烯酸丁酯-丙烯酸-正丁醇价差为1199元/吨,环比上周扩大66元/吨。
供给缩减且需求改善,顺酐价差环比修复。供给端,据百川资讯,本周国内顺酐行业总开工率58.84%,环比下跌0.9 pcts;需求端,本周国内UPR行业开工率约33%,环比提升3 pcts。截至3月3日,顺酐价格为7100元/吨,环比上周上涨100元/吨;顺酐-碳四价差为-572元/吨,亏幅环比收窄212元/吨。
供需两端均无显著变化,丁酮价格环比持平。供给端,据卓创资讯数据,本周国内丁酮行业平均开工率64.25%,环比持平;需求端,下游整体仍维持相对弱势。截至3月3日,丁酮(齐翔腾达华东)价格为8400元/吨,环比上周持平。
供给提升,己二酸价差收窄。供给端,据隆众资讯,本周己二酸行业开工率为63.4%,环比上周提升0.5 pcts;需求端,下游PA66、TPU、PBAT行业开工率环比分别变化0、0、4.86 pcts至67%、55%、19.68%。截至3月3日,己二酸(华东)价格为9950元/吨,环比上周下跌100元/吨;己二酸-纯苯-硝酸价差为1846元/吨,环比上周收窄428元/吨。
可关注公司:2022年Q3单季度来看,受损于原油价格快速回落,及需求边际走弱导致价差收窄,部分企业出现亏损状况。当前原油价格高位震荡,产品-价差已收窄至历史底部区域,油价企稳下,优质企业盈利有望快速反弹。同时替代路线原料(如乙烷)价格亦从高位有所回落,相关企业原料压力有所减轻,盈利亦有望回升。此外民营炼化企业当前亦积极依托上游炼化项目充沛、廉价原料库拓展下游新材料项目,深挖产业链潜力,努力提升抵御风险能力与综合盈利能力,未来可期。可关注煤化工行业标杆企业宝丰能源;恒力石化、荣盛石化、东方盛虹(炼化项目已投产)、桐昆股份(参股浙石化一体化项目)等民营炼化企业;轻烃路线领军企业卫星化学;化纤行业领军企业华峰化学、新凤鸣。
宝丰能源,公司是国内煤化工行业领军企业,以煤为原料打造一体化高端煤基新材料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公司产业链一体化配套程度高、装置投资额低,成本处行业内领先地位;同时公司积极改善产品结构,提升产品盈利能力。公司规划产能较多,保障未来持续成长:当前募投项目已全面投产,形成原煤720万吨/年,焦炭700万吨/年,PE/PP各60万吨/年、精细化工品78万吨/年的产能规模,具有规模优势。公司当前内蒙项目(烯烃总产能规模300万吨/年)环评已被生态环境部批复,2月3日公司于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项目将于近期全面开工建设,投产后有望带动公司业绩实现跨越式提升;宁东三期100万吨/年煤制烯烃及C2-C5综合利用制烯烃项目、宁东四期项目亦持续推进。随新建项目不断推进投产,公司业绩有望实现持续增长。
恒力石化,公司为PTA行业的龙头企业,现阶段拥有PTA产能1660万吨/年(含惠州基地在建500万吨/年产能),大连基地为全球单体最大的PTA工厂。公司上下游一体化程度较高,现已形成“原油-芳烃、烯烃—PTA、乙二醇—聚酯新材料”全产业链格局。上游方面,公司拥有200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配套450万吨PX产能;下游方面,截至2021年末公司拥有涤纶民用长丝产能243万吨,工业长丝产能40万吨,工程塑料产能24万吨,聚酯薄膜产能38.5万吨,PBAT产能3.3万吨等,产品种类较为丰富。当前公司依托上游炼化项目充沛原材料储备,大踏步加码布局下游新材料项目:2022年6月13日,160万吨/年精细化工项目环评受理;3月24日,60万吨/年BDO及配套项目(一期)进行环评拟审批公示;1月26日晚间正式公告拟建年产260万吨高性能聚酯项目与160万吨/年高性能树脂及新材料项目,已于2月8日开工;2021年12月26日于苏州同日本芝浦及青岛中科华联签约引进12条共计年产能16亿㎡湿法锂电池隔膜生产线,预计将于2022年1月起的18个月内完成交付;2021年6月24日晚间先后公告共计275万吨的三个聚酯新材料项目及配套化工项目,当前亦在稳步推进中。连同控股股东及附属企业推出百亿级别员工持股计划,在绑定员工利益、完善激励体制的同时亦有望同时助力在建项目高效推进,彰显发展信心。未来随炼化产品需求的修复以及自身新材料平台的不断拓展,公司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
荣盛石化,公司为PTA行业龙头企业,其参控股PTA产能约1900万吨/年,权益产能约905万吨/年。伴随2019年底浙江石化4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一期项目的全面投产,公司打通原油-燃料油/石脑油-PX-PTA-聚酯涤纶全产业链。浙江石化炼化项目规模、配套优势明显,产品种类丰富,不仅具有较强盈利能力,产品多元化亦有助公司抵御周期波动的风险。当前浙江石化二期项目已全面建成投产,并依托浙石化平台继续深挖项目潜力,把握时代发展机遇加速布局下游新能源、新材料高附加值产品领域,未来有望进一步提升公司综合盈利能力。
东方盛虹,公司是差异化纤维行业与石化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公司拥有差别化涤纶长丝产能260万吨/年(配套上游PTA产能390万吨/年);丙烯腈产能78万吨/年,EVA产能30万吨/年,均在行业内具有领军地位。随盛虹炼化16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投产,公司现已成功构建“原油-PX/乙烯-PTA/乙二醇-聚酯-化纤”全产业链,未来随其以及下游配套项目产能逐步释放,有望带动公司产销规模与综合盈利能力实现跨越式增长。同时,公司亦有诸多新增产能/项目处于建设/推进当中。新能源新材料方面,800吨/年POE中试项目已成功全流程打通;2万吨/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项目、斯尔邦丙烷产业链项目二阶段处于建设中,虹科新材料可降解材料(一期)处于拟建中,共计70万吨/年规模的EVA项目亦已于前期开工;聚酯化纤方面,公司当前共计在建/拟建245万吨/年差别化纤维产能(包括25万吨/年再生纤维产能)。综合来看,公司产业链一体化程度有望持续提高,产业链版图有望持续扩张,各个项目间的协同效应有望持续增强,公司综合盈利能力与抵御风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
卫星化学,公司为国内丙烯酸及酯行业的领先企业,产业链一体化程度较高,公司C3产业链当前上游拥有90万吨/年PDH产能,下游拥有66万吨/年丙烯酸和75万吨/年丙烯酸酯产能及其他多种产品产能。随2021年Q2连云港石化烯烃综合利用项目一阶段投料试车成功,公司产品正式拓展至C2产业链,逐步形成“丙烯-丙烯酸及酯-高分子乳液/SAP”、“乙烯-PE/EO/MEG”双产业链格局,并持续进行双线扩张。当前公司连云港石化二阶段项目已正式投产,后续有望持续贡献业绩增量;规划众多新能源新材料项目,保障成长空间;前瞻布局进口替代高端性新能源材料POE及关键材料α-烯烃,有望把握产业发展机遇。总体而言,公司未来项目储备丰富,稳步推进,战略清晰,成长潜力可观。
华峰化学,公司是在我国氨纶、己二酸、鞋底原液等领域均具有龙头地位的综合性现代化聚氨酯领军企业。公司当前三大主要产品产能均为国内第一,有较大的规模优势;依靠不断的技改投入与新项目建设,公司生产成本逐年降低,能耗、物料控制水平行业顶尖,形成了显著的低成本优势;“己二酸—聚酯多元醇—鞋底原液”产业链可灵活调整产销比例,抑制波动,提升公司综合盈利能力,具有一体化优势。当前公司重庆基地“10万吨/年差别化氨纶项目”二期5万吨/年产能已投产,公司氨纶总产能已达22.5万吨/年;“115万吨/年己二酸项目”中余下产能以及“30万吨/年差别化氨纶项目”亦处于稳步建设投产中,我们预期公司的竞争优势将更加明显。
桐昆股份,公司积极向上游延伸产业链,参股浙江石化4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现已全面投产,形成炼油-PX-PTA-涤纶长丝全产业链格局,产品多元化有助公司抵御周期波动风险,炼化项目成本优势保障公司较强盈利能力。同时,于2022年1月全面投产的项目二期在化工品比例、产品附加值方面亦有进一步提升,未来有望进一步增厚公司投资收益。此外,浙石化当前大步加码下游新能源新材料领域,未来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增强。公司作为涤纶长丝龙头企业,坚持产业链一体化发展巩固龙头地位:公司当前聚合产能960万吨/年、纺丝产能1010万吨/年,均列行业第一,且当前仍有丰富项目储备有待投放;配套上游PTA产能420万吨,且于2022年下半年、2023年上半年预计将各有一套250万吨/年PTA投产;配套布局2*60万吨/年乙二醇产能亦处于稳步推进中。公司行业地位领先,未来产销规模有望持续扩大。
新凤鸣,公司是我国涤纶长丝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公司围绕“两洲两湖”基地以及“两个1000万吨”的十四五规划稳步前进,扩大产销规模。其当前沿“PX-PTA-涤纶长丝”积极进行产业链一体化布局:公司目前具有PTA产能500万吨/年、涤纶长丝产能约700万吨/年、涤纶短纤产能90万吨/年。远期来看,仍有新增PTA产能及多个聚酯产品项目处于稳步规划推进之中,未来成长空间可观。随规划项目逐步落地投产,公司产业链一体化、规模化低成本优势有望进一步显现,增强公司盈利能力。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的风险,化工产品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国际油价大幅下跌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