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证券-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周报:氢储能23年产业化元年,“绿氢”耦合煤化工打开绿氢行业发展空间-230226

《兴业证券-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周报:氢储能23年产业化元年,“绿氢”耦合煤化工打开绿氢行业发展空间-230226(2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兴业证券-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周报:氢储能23年产业化元年,“绿氢”耦合煤化工打开绿氢行业发展空间-230226(20页).pdf(20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锂电:电池公司返利计划成为市场关注点,本质是电池环节一体化布局后利润与产业链共享。近期市场关注到电池公司计划推出返利计划,将在锂资源中的布局与下游客户共享,同时锁定一定份额。本质是电池公司通过布局上游资源形成一体化布局,将因此获得的额外利润与客户共享,促进产业链的协同发展。亿纬锂能在于投资者交流中表示“下游客户基本上还是尚未盈利的状态,因此作为主要供应商,公司会在战略上给与一定支持,在利润上部分让利下游”,也体现电池公司在成本端与汽车企业加深合作的意愿。碳酸锂等原材料进入22年后价格快速上涨,主要由新能源汽车高增速发展带动的锂资源需求与锂资源开采周期长无法短周期内实现供给放量导致的,虽然22Q4开始碳酸锂等原材料价出现回落但依然维持高位,此次电池企业与车企加深产业链利润协调,加深与汽车企业合作深度,将帮助汽车企业在全球竞争中拥有更强竞争力,同时国内电池公司将在与日韩电池公司竞争中进一步加强优势。
光伏:产业链博弈悬而未决,N型电池溢价再度拉大。本周,硅料、硅片价格维稳,产业链对于3月硅料价格博弈加剧;电池价格微跌,但N型电池溢价拉大,主要原因系受到N型硅片紧缺、银浆成本上升等影响,TOPCon电池目前相对PERC溢价约0.08-0.1元/W;组件价格维稳。据智汇光伏不完全统计,近期已开展了超过45.7GW的组件招标、开标、定标工作,我们继续坚定看好光伏行业需求向好的成长逻辑,看好2023年行业装机需求放量。在产业链价格博弈较为剧烈的情况下,头部一体化企业的供应链优势以及渠道优势将更加突出,我们认为成本波动压力下,单一化组件小厂将加速出清,有利于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头部厂商或将受益。
风电:海上风电行业景气度确定性高,大型化趋势加快,深远海开发逐步提上日程。1月6日,国家能源局发布《新型电力系统发展(征求意见稿)》,提出:积极推动海上风电集群化开发利用,一体化统筹海上风电的规划、建设、送出、并网与消纳,并逐步由近海向深远海拓展,加快推动中东部和南方地区分散式风电开发;1月8日,中国海装H260-18MW海风风机研制成功,后续还装将继续研制300米以上级别冯仑直径25MW以上级别输出功率的机型;1月4日我国首个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在海南文昌完成浮体总装,该平台水深超100米,离岸距离超100km。
氢能:氢储能23年产业化元年,长周期氢储能项目建设加速绿氢生产。“绿氢”耦合煤化工打开绿氢行业发展空间。国家及地方政府各地陆续发文将氢能作为贯彻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决策部署的重要抓手,鼓励发挥氢储能大规模、长周期的优势,探索培育“风光发电+氢储能”一体化应用新模式,鼓励氢能等替代能源在钢铁、水泥、化工等行业的应用,推动绿氢生产。作为绿氢产业配套基础设施,未来液氢和管道运氢将成为长距离运氢方式。2月15日,由乌海中太氢能新建的氢能制储运销一体化工程一期项目气氢产能约为3150吨、液氢产能约3150吨,配套建设1000方液氢储罐,计划在2023年4月开工,建设500km输氢管道。
投资建议:锂电行业推荐上游资源具备前瞻性布局,盈利能力确定性修复的电池龙头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推荐中游材料环节具备强α属性的中科电气,以及技术迭代中同时具备研发优势和成本优势的细分环节龙头科达利、中伟股份、恩捷股份、容百科技、嘉元科技;光伏行业以需求和电池新技术迭代为两大抓手,看好装机需求释放,电池新技术降本增效为企业带来超额收益,以及近期电池价格相对坚挺为专业化电池环节带来的利润弹性,推荐TOPCon新技术放量的晶科能源(晶科能源为兴业证券科创板做市公司)以及专一化电池企业钧达股份;看好海外需求持续爆发下的优势逆变器企业,推荐阳光电源、禾迈股份,建议关注锦浪科技、固德威,以及海外户用光储确定性较强的德业股份、昱能科技;风电行业估值处于历史低点,随着下半年行业开工增加,推荐成本控制及传导能力较好的企业,建议关注金雷股份、日月股份、三一重能、海力风电、东方电缆;氢能行业中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拐点已出现,建议关注科威尔、美锦能源、亿华通。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行业政策变化;原材料价格持续上行;政策效果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海外贸易政策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