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海外地缘政治点评系列之七:锂电池产业链应重点关注上游资源品的保供-230217

《中信证券-海外地缘政治点评系列之七:锂电池产业链应重点关注上游资源品的保供-230217(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海外地缘政治点评系列之七:锂电池产业链应重点关注上游资源品的保供-230217(7页).pdf(7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拜登政府最新出台的《全美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网络最终规定》实质为《2022通胀削减法案》的延续内容,主要目的在于增加国内投资和促进产业链回迁。短期内对我国产业链影响不大。相对制造端,锂电池产业链更应关注上游资源品的战略保供和自主可控,关注境外矿产资源开发及精炼环节的政策动态。
▍当地时间2023年2月15日,拜登政府宣布《全美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网络最终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的核心要求为电动汽车充电桩必须在美国生产,从2024年7月开始,55%的充电桩成本需要来自美国零部件。对此我们点评如下:
▍本《规定》为《2022通胀削减法案》的延续内容,主要目的在于增加美国国内投资及促进产业链回迁。去年美国政府通过的《2022年通胀削减法案》名不副实,实质为新能源及光伏行业的补贴政策1,包括电池和逆变器等制造端的国内投资和产业链回迁政策,而在充电桩领域则以补贴为主。本次《规定》则是去年法案和施政思路的延续,针对充电桩制造端进一步出台类似的限制性扶持政策,目的在于推动产业链中游制造端回流美国以及促进国内产业链生态圈的完善,是美国政府维护所谓的“产业链安全”的方式之一。
▍短期内对我国影响不大,中长期关注产业链的区域化发展和产业政策聚焦领域的边际变化。1)对我国产业链短期内影响不大。我国锂电池中游制造端具有较大的产能优势,美国相关的保供型政策短期内无法改变两国的相对优势和资源禀赋差异;2)产业链安全诉求提升加速产业链区域化发展趋势。部分对美相关领域的重点出口企业或通过在美设厂等方式进行应对,关注在各国产业链安全诉求提升的背景下半导体、新能源等产业链区域化发展的最新动态;3)关注新能源扶持政策的转向趋势2。受两党在能源政策主张差异的影响,中期选举后新能源领域进一步出台类似《2022通胀削减法案》的大规模、全行业、全新的利好扶持政策的可能性边际回落,共和党可能倾向于通过监督资金落地情况并推进LNG基础设施等传统能源支持政策等方式令美国能源领域的扶持政策方向出现边际变化。
▍相比于美国在制造端的相关政策,我国锂电池产业链更应重点关注上游资源品的战略保供和自主可控3。中美两国在锂、钴、镍等锂电池所需的上游资源品上的储量均不够丰富,我国锂电池产业链的韧性提升应聚焦上游资源及原材料精炼和加工领域。根据2月12日彭博社消息,美国正寻求与欧盟和七国集团等盟友建立一个“关键矿产买家俱乐部”,重点涉及新能源车、国防电子等用途的锂、钴等矿产资源,提升其所谓的“关键矿产的产业链安全”。整体来看,拜登政府担心的锂电池上游原材料和精炼品排序为:锂、钴>镍>石墨、锰。后续应关注美国在与上述“盟友”和能源资源治理倡议联盟(ERGI)框架中相关国家的外交活动,建议重点关注我国相关企业在美国“盟友”和ERGI国家的相关矿产资源开发和精炼业务所面临的政策动态。
▍风险因素:中美关系不确定性因素扰动;其他国家在对华和对美关系上的变化;突发地缘政治事件的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