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苏试试验-300416-2022年业绩预告点评:全年预增30%~50%,聚焦服务盈利改善-230118

《中信证券-苏试试验-300416-2022年业绩预告点评:全年预增30%~50%,聚焦服务盈利改善-230118(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苏试试验-300416-2022年业绩预告点评:全年预增30%~50%,聚焦服务盈利改善-230118(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公司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2年归母净利达2.47-2.85亿元,同比+30%-50%;扣非归母净利2.12-2.50亿元,同比+25.45%-47.99%。报告期内公司克服了疫情、高温限电等各类不利因素的影响,聚焦服务主业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考虑到公司试验设备市场认可度高、竞争力强,试验服务布局完善、服务能力强,新开辟集成电路验证业务市场需求强、规模或将快速扩张,维持“买入”评级。
▍聚焦服务主业盈利能力改善,全年业绩预增30%-50%。公司2023年1月17日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2年归母净利达2.47-2.85亿元,同比+30%-50%;扣非归母净利2.12-2.50亿元,同比+25.45%-47.99%。报告期内公司克服了疫情、高温限电等各类不利因素的影响,聚焦主业实现主营业务的稳步增长,服务板块占比继续提高,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的盈利能力。根据业绩预告测算,公司2022Q4实现归母净利润0.68-1.06亿元,同比+16.65%-81.5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0.49-0.87亿元,同比-1.09%-+75.78%。
▍变更募集资金用途,抢抓新能源汽车、5G市场机遇。公司2022年12月8日公告,为抢抓新能源汽车行业、第五代移动通信行业市场机遇,进一步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将定向增发拟投“面向集成电路全产业链的全方位可靠度验证与失效分析工程技术服务平台建设项目”中尚未使用募集资金2.53亿元及其利息收入全部用于“新能源汽车产品检测中心扩建项目”和“第五代移动通信性能检测技术服务平台项目”,其中拟以募集资金投入“新能源汽车产品检测中心扩建项目”1.54亿元,投入“第五代移动通信性能检测技术服务平台项目”1.00亿元。募集资金用途变更后,拟投项目实施将有利于公司扩大产能规模,增强公司新能源产品检测、5G性能检测能力,提升试验服务效率,进一步夯实盈利能力。
▍上海宜特或将从疫情影响中快速恢复,集成电路募投项目正稳步推进。公司2019年通过收购上海宜特,拓展业务至集成电路验证分析领域,形成“材料—元器件—零部件—终端产品”的全产业链检测服务能力。子公司上海宜特已具备国内和国际领先的集成电路验证分析实验设备,可提供车规级芯片测试服务、先进封装芯片失效分析服务等,考虑到行业需求旺盛,同时上海宜特产能储备充沛,销售积极拓展新客户,2022年下半年经营或快速恢复。报告期内公司募投项目“面向集成电路全产业链的全方位可靠度验证与失效分析工程技术服务平台建设项目”进展顺利,随着募投项目逐渐达产,公司在晶圆测试及芯片成品测试领域竞争力或将增强。
▍实力强劲认可度高,完善布局拐点将至。公司是国内试验设备及服务龙头,主要客户为各大研究院所和知名高校,下游包括电子电器、航空航天、船舶、汽车轨交等领域。公司试验设备技术优势显著,旗下实验室具备多项资质认证;品牌声誉卓著,持续受政府及科研机构高度认可;客户资源优质,与中电科、华为海思、中国中车等各行业头部客户建立稳定关系。公司已初步建立起覆盖全国的实验室网络,内生拓展电磁兼容检测业务,外延收购上海宜特进军芯片验证领域,实现“材料-元器件-产品”的全产业链打通,产业链横向及纵向布局日趋完善。2022年1月公司6亿元定增股份完成上市工作,实验室网络扩充提速,子公司上海宜特开展股权激励,芯片验证业绩有望加速兑现。据此我们认为公司发展或迎向上拐点,未来前景可期。
▍风险因素:局部地区新冠疫情反复;市场竞争加剧;公司募投项目效益不及预期;公司实验室建设进度不及预期等。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考虑到公司试验设备市场认可度高、竞争力强,试验服务布局完善、服务能力强,新开辟集成电路验证业务市场需求强、规模或将快速扩张,维持公司2022/23/24年归母净利润预测2.6/3.6/4.7亿元,对应EPS预测分别为0.68/0.92/1.21元。当前股价分别对应2022/23/24年PE为46/34/26倍。参考可比公司广电计量Wind一致预期2023年29倍PE,并考虑公司国防军工业务占比更高,盈利能力更强,以及公司积极利用资本市场募资扩产,后续产能有望持续释放为公司发展提供动力,给予公司2023年37倍PE,合理目标市值为130亿元,目标价34元,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