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申万宏源-保险行业22年11月经营数据点评:寿险保费增速环比提升,财险保费增速有所回落-230111

研报附件
申万宏源-保险行业22年11月经营数据点评:寿险保费增速环比提升,财险保费增速有所回落-230111.pdf
大小:556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申万宏源-保险行业22年11月经营数据点评:寿险保费增速环比提升,财险保费增速有所回落-230111

申万宏源-保险行业22年11月经营数据点评:寿险保费增速环比提升,财险保费增速有所回落-230111
文本预览:

《申万宏源-保险行业22年11月经营数据点评:寿险保费增速环比提升,财险保费增速有所回落-230111(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申万宏源-保险行业22年11月经营数据点评:寿险保费增速环比提升,财险保费增速有所回落-230111(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银保监会公布保险行业2022年11月经营数据。
  人身险:行业年末收官冲刺推动累计保费增速环比提升,预计当前复工复产后代理人活动恢复将带来保单销售好转,上市险企负债端修复趋势明确。寿险销售持续改善,人身险行业1-11月保费收入3万亿,yoy+3.1%,增速较去年同期+4.7pct,累计增速回暖。分险种来看,①1-11月累计保费及同比增速:寿险2.3万亿(yoy+4.3%,1-10月yoy+4.1%)、健康险6,637亿(yoy+0.5%,1-10月yoy+0.6%)、意外险470亿(yoy-14%,1-10月yoy-13.5%);②11月单月保费及同比增速:寿险1,190亿(yoy+7.5%,10月yoy+6.9%)、健康险403亿(yoy-1.1%,10月yoy+0.9%)、意外险28亿(yoy-20.5%,10月yoy-19.3%)。寿险保费单月增速较10月有所回升,主因各家险企年末收官冲刺,目前寿险仍是主力贡献。当前增额终身寿、年金险等储蓄市场需求仍在延续,利率低位震荡、理财产品收益承压等,使保险产品需求和竞争力提升;此外头部险企队伍产能和收入持续提升、规模企稳,对业务开展形成有力支撑,当前开门红预收进度符合预期,上市险企负债端修复趋势明确。
  财产险:总保费收入增速及单月保费收入均有所回落。财产险行业1-11月原保费收入1.36万亿元(yoy+9.3%,增速较去年同期+9.7pct)。①车险业务:1-11月保费收入7,348亿元(yoy+6.5%,1-10月yoy+6.3%);11月单月保费收入703亿,yoy+1%,单月增速较10月下降2.4pct,预计主因局部疫情反复导致车市承压,10月单月新车销量同比-9.2%,环比下降10.5%。②非车业务:1-11月保费收入6,253亿元(yoy+13.9%),11月单月保费收入366亿元(yoy+5.9%,10月单月yoy+21%),增速放缓主因承保节奏影响,但总体延续增长态势;其中主力贡献分别为责任险(76亿,yoy+8.6%,10月yoy+7.1%)、健康险(52亿,yoy-0.2%,10月+153.8%)、保证保险(42亿,yoy-2.6%,10月yoy+12.8%),责任险高增主因去年同期低基数。
  险资配置和投资:险资运用余额维持正增长,股基投资增量贡献有所提升。截至11月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24.8万亿元,较年初+6.8%,环比10月+1.1%,债券、股基、存款、其他类投资占资金运用余额比重分别为40.9%、12.8%、11.2%、35.1%。其中,债券仍是主要配置方向,投资额环比年初+11.8%至10.13万亿,增量占比67.7%;股基投资环比年初+7.9%至3.2万亿,增量占比14.8%,增量占比环比+18.3pct;银行存款下降730亿至2.78万亿,环比年初增长6.2%,增量投资占比10.4%。我们认为当前权益市场上行趋势明显,叠加各地出行消费回暖,经济复苏预期增强,长端利率有望企稳上行,同时地产“三支箭”落地,险企投资端风险边际缓释,投资收益将持续回暖。
  投资分析意见。复工复产叠加经济复苏预期增强,保险板块资负共振,估值修复可持续,维持保险行业看好评级。当前保险股资负共振明显,进攻属性强;1)资产端:国常会强化稳增长预期,叠加各地出行消费回暖,经济复苏预期增强,长端利率有望企稳上行。2)负债端:目前复工复产顺利,预计后续依赖代理人的长储销售增速将逐步加快,推动NBV和保费长期回暖。截至1月11日,3大A股寿险23年平均PEV仅0.5倍,估值分位数在历史7%~20%,3Q22板块重仓比例仅0.26%,均处于历史底部,下行风险小。在行业23年NBV集体转正下,队伍质态更强、改善明显的公司有望负债端超预期。推荐:中国人寿、中国太保、友邦保险、新华保险、中国财险等。
  风险提示:1)有效人力复苏缓慢,规模人力增长承压;2)寿财保单销售不及预期;3)长端利率下行,资产再配置承压;4)权益市场波动,信用风险暴露。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