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证券-兴证海外2023年1月港股策略:“港股春天”的春季躁动-230105

《兴业证券-兴证海外2023年1月港股策略:“港股春天”的春季躁动-230105(1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兴业证券-兴证海外2023年1月港股策略:“港股春天”的春季躁动-230105(14页).pdf(1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投资要点
一、港股修复到哪里了?刚刚冬去春来而已
1、2022年11月以来,在经历了过去两年最冷的寒冬后,港股流动性以及风险偏好改善明显,港股的春天再次降临。截至2022年12月30日,恒生指数自低点最高反弹幅度达到35.5%,估值PE-TTM由7.2提升至9.7,处于2011年以来的42.7%分位数水平;风险溢价由极值点9.7%下降至6.4%,处于2011年以来的24.8%分位数水平。做空成交额占比由高点24.5%回落至14%附近。
但是基本面预期改善不明显,恒指2023年彭博一致预期EPS仍未明显抬升。
2、分行业来看:
金融行业:截至2022年12月30日,恒生综指金融行业PE-TTM为5.8倍,PB为0.5倍,分别是2015年以来的12.5%、8.3%分位数水平。
地产行业:民营房企暴雷,行业浴火重生,地产行业估值分化。暴雷民营房企行情难以修复,部分优质民企地产在政策支撑下估值有所修复,但仍未回到此前水平,而融资通畅、可持续拿地的央国企地产估值回归正常水平,长期更将进一步受益于行业格局的优化。
消费行业:消费行业估值修复较快。截至2022年12月30日,非必需消费2023年预测EPS对应的PE为19.5倍,处于2019年以来预测PE历史区间([10.5x ,27.3x])的59.6%分位数水平;必需消费PE为15.4倍,处于2019年以来预测PE历史区间([11.8x ,21.7x])的33.1%分位数水平。
TMT行业:2022年底,压制TMT估值的诸多因素得以大幅缓解,中概股退市担忧基本消除,疫情防控优化、经济复苏预期强化,产业监管进入新常态等等。截至2022年12月30日,2023年预测EPS对应的PE为19.5倍,处于2019年以来预测PE历史区间([13.3x ,34.2x])的17.3%分位数水平。
二、展望:资金面“风水轮流转,今年到港股”,基本面“病树前头万木春”
1、海外,美债长端利率确认见顶是中期利多,美股对中国股市的影响钝化。
1)美股1季度将偏熊,1季度美联储仍将鹰派十足,“杀盈利”将成为主逻辑。1月份美股将博弈这轮加息周期的终端利率水平是否超过5%以及维持的时间。虽然此轮美国通胀峰值可能已过,商品通胀趋势下行,但是,通胀数值仍在高位,特别是服务通胀仍居高难下。等待经济进一步下行,失业数据恶化之后,服务通胀才能将趋势性下行。而美联储维持鹰派越久,美股杀盈利风险越大。
2)美股后续的调整风险主要是盈利的下行,对中国股市的影响将趋于钝化。美国12月制造业PMI创2020年5月以来的新低,服务业PMI连续6个月处于荣枯线以下;消费数据已经出现增长乏力的迹象,实际个人消费支出自通胀飙升以来就开始疲弱,耐用品、非耐用品实际消费支出甚至负增长,仅服务实际消费支出仍维持低个位数增长,但增速较前期也有明显下降。
3)1季度美债长端利率有望确立见顶并震荡回落,人民币汇率有望维持强势,特别是随着中国reopen和经济复苏的信号不断加强,这将有利于中国资产特别是港股对全球资金的吸引力。不排除2、3月份美联储加息可能导致美债收益率短期反弹,但是,期限利差的深度倒挂和美国经济高频数据恶化,美债收益率的反弹不过是强弩之末,如果因此导致风险偏好的波动,则应趁机买入。
2、国内,病树前头万木春,Reopen、稳增长的政策将有利于提升风险偏好。
1)一月份,中国的此轮疫情高峰将结束,随着Reopen的政策组合拳和境内外出行的放开,叠加春节假期,社会情绪将有望否极泰来,谋划疫后生活。
2)新年新气象,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组合拳将持续,从而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和工作部署。有三方面重点:一是随着优化调整疫情防控,短期要顺利渡过流行期,确保平稳转段;二是2023年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根据会议部署,扩大内需优先发力点在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以及带动性的政府投资、“十四五”重大工程落地;三是落实二十大关于统筹发展和安全、推进高质量发展部署,着力点在产业安全发展和科技自立自强。
三、投资策略:围绕基本面复苏的确定性,积极布局价值重估的机会
主线一:互联网。受益于Reopen和“弱复苏”经济背景下的线上消费复苏,特别是,本地生活、广告、电商等细分业态复苏,受益于互联网监管政策改善带来的游戏、云等业态复苏,互联网2023年有望估值和业绩双提升。
主线二:消费及服务的结构性行情,受益于疫情防控政策优化和消费复苏。
主线三:内房股及地产产业链、金融等高分红的价值股龙头,受益于经济复苏及中国特色估值体系构建,特别是优质央企国企港股将有望价值重估。
主线四:先进制造业寻找阿尔法——生物医药、科技硬件、新能源车等。
风险提示:全球经济增速下行;美联储货币政策收缩风险;大国博弈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