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中信建投-电子行业周报:台积电宣布3nm量产;苹果欲扩大iPhone15 pro max代工行列-230102

研报附件
中信建投-电子行业周报:台积电宣布3nm量产;苹果欲扩大iPhone15 pro max代工行列-230102.pdf
大小:1676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信建投-电子行业周报:台积电宣布3nm量产;苹果欲扩大iPhone15 pro max代工行列-230102

中信建投-电子行业周报:台积电宣布3nm量产;苹果欲扩大iPhone15 pro max代工行列-230102
文本预览:

《中信建投-电子行业周报:台积电宣布3nm量产;苹果欲扩大iPhone15 pro max代工行列-230102(1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建投-电子行业周报:台积电宣布3nm量产;苹果欲扩大iPhone15 pro max代工行列-230102(15页).pdf(1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1、半导体:台积电宣布3nm量产,苹果为首家客户
  本周,台积电在台南科学园区举办3纳米量产暨扩厂典礼,正式宣布启动3纳米大规模生产。该园区的Fab18是5nm和3nm芯片的生产基地,其中5至9期厂房负责生产3nm芯片。除去本次宣布量产的第一代3nm工艺,按照台积电的技术路线规划,2023、2024、2025年台积电将陆续量产N3E、N3P、N3X工艺。三星电子于今年年中宣布了进入3nm GAA量产,台积电3nm则仍采用FinFET,但预计这将是FinFET技术的极限,未来台积电的N2工艺节点将转向使用GAA技术。按照计划,台积电将会在2025年量产2nm芯片。
  三星3nm工艺目前由于良率较低等因素影响,仍缺少苹果等大客户的量产订单。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称其3nm良率与5nm量产时的良率相当,台积电已经与客户开发新的产品,并开始量产,应用在超级电脑、云计算、数据中心、高速通讯网络以及许多智能设备,包括未来的AR/VR等。相较于5nm,3nm逻辑密度增加60%,相同速度下功耗降低30-35%。台积电3nm工艺首家客户为苹果,产品包含M系列芯片及A17芯片,其他潜在客户包括英特尔、高通、联发科等。根据Digitimes数据,2023H2起,第二代工艺N3E将担任量产主力,在iPhone 15系列升级的带动下,N3E工艺产能与实际出货将显著弹升。3nm代工报价较5nm高出4,000美元,可望推升台积电下半年营收全面回温,补足上半年缺口。台积电预估,3nm量产第一年带来的收入将优于5nm在2020年量产时的收益,并预计3nm量产5年内,将释放全世界约1.5万亿美元终端产品的价值。台积电此次高调宣布3nm量产,意在消解外界因其赴美建厂而产生的“去台化”担忧和外界对新工艺良率与订单量的担忧。同时,3nm的量产也宣告了台积电作为晶圆代工龙头的技术领先性与营收成长能力。
  2、汽车电子:广州车展折射电动化进程加速、自主品牌冲击高端两大趋势
  2022年,汽车行业在疫情、缺芯等因素的影响下经历诸多挑战。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近期指出,当下国内终端市场增长乏力,汽车市场整体承压明显,消费潜力释放不及预期,以往惯例的车市年底翘尾现象缺席。广州车展于2022年底正式拉开帷幕,对于新的一年市场恢复信心,传递着积极的信号。同时,这次车展的也反映出电动化进程加速、自主品牌冲击高端的两大重要趋势。
  电动化进程加速:近几年相较于国内自主品牌的全力发展新能源的动作,外资、合资品牌在电动化上的转型节奏稍慢。乘联会数据显示,11月国内新能源车渗透率已经超过30%。渗透率的快速提升一方面得益于电动车产业自身的快速发展,同样也受到传统燃油车销量持续下滑的影响。除特斯拉外,自主品牌在国内电动车市场占据了大部分份额,相应的,外资、合资品牌占据优势地位的燃油车市场份额正在被侵蚀。本届广州车展上,外资,合资品牌相继发布新能源车新品,并尝试采用“混动技术”、“电动化”重夺市场份额。展望2023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我们依然保持乐观,新能源汽车持续推出大量新款车型刺激需求,而燃油车新款车型寥寥无几。我们预计2023年国内包括纯电和插电混动车型销量将实现846万辆。海外市场电动车渗透率在2022年仅为8.6%,远低于国内的25%,预计随着更多海外国家逐步转向电动化,全球新能源汽车在未来几年仍将保持高速成长。
  自主品牌冲击高端:相比外资、合资品牌依然在电动化转型的尝试,自主品牌已经开始向高端冲击。本次车展上,埃安、集度、极氪等均展出了其定位高端市场的车型。新能源车的发展正促使汽车市场的格局加速重构,自主品牌正借助这一机遇向高端市场冲击,抢占本属于BBA的高端汽车消费市场。
  我们认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继续高增与自主品牌份额攀升仍将是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主线,国内上游的功率半导体、传感器等产业链环节也将迎来快速发展机遇。
  3、消费电子:苹果为保障供应链安全,或将立讯精密加入iPhone15 pro max代工行列
  Trendforce最新报告下调今年iPhone 14系列出货量至7810万部,并预估2023年第1季苹果iPhone全系列出货量将再调降至4700万部,对比去年同期衰退22%。另外,报告也提及鸿海旗下的富士康由于稼动率受影响,立讯精密有望加入iPhone 15 Pro Max组装供应链行列之一。iPhone 14 pro系列代工主要由富士康承担,但郑州厂受疫情影响,稼动率难以突破7成,而在14新机销售中,Pro系列更受市场青睐,使得作为iPhone 14 Pro系列主力组装厂的富士康备感压力,尽管有深圳厂支持生产但产能仍不足。对于立讯精密而言,其在iPhone14系列生产中主要负责基础款的代工,在保障良率的情况下,pro max款式的代工有望带来更丰厚的单机营收和利润。对于整个苹果供应链来讲,富士康郑州事件促使苹果加快对供应链的调整以保障安全,考虑将立讯加入15 promax代工行列便是其具体动作之一。未来苹果也将继续扩大不同地域例如印度、越南的供应链布局,产能的转移以及对国内供应链的影响尚需持续关注。
  4、被动元件及其他:下游客户订单需求有所复苏,行业景气度有望触底回升
  此前受消费电子需求疲软影响,被动元件行业加快库存调整、价格已处于低位。据台湾经济日报消息,伴随IC零部件长短料问题解决,近期客户开始回补库存,订单需求复苏,带动被动元件大厂订单回暖。由于春节关系,2023年第一季度工作天数减少,导致补货潮提前到今年12月、明年1月。同时,被动元件厂商表示,由于疫情趋缓,经销商勇于下单,经销商对明年上半年的看法已没有先前悲观。中国台湾被动元件大厂华新科对外表示,最近接单状况确实变好,以急单为主,研判是客户齐料后的短期需求,就应用面来说,急单以网络通信、服务器、工控及车用等为主。国巨则预期标准品将持续调整至明年Q1或Q2,利基型产品动能稳健。整体来看,被动元件是此次半导体周期中较早启动下行调整的品类,经过持续的库存去化,目前行业景气度基本触底。根据Wind数据,台股MLCC营收10月同比增速转正,达到2.9%。国巨今年7-9月份的营收同比增速跌至个位数,分别为6.5%、3.8%、3.8%;10-11月同比回升至13.9%、12.9%。展望2023年,虽然消费电子市场需求复苏前景仍不明朗,但车用MLCC等需求动能仍旧强劲。村田、京瓷、国巨等厂商在目前行业景气度底部逆势扩产或并购,主要仍看好未来数据中心、智能汽车等增量市场对于被动元器件的需求,大厂们已开始为下一波景气周期储备产能及竞争力。
  5、投资建议:
  半导体:模拟芯片(帝奥微、灿瑞科技、振华风光)、AIoT(瑞芯微、晶晨股份)、功率半导体(时代电气、斯达半导、士兰微、扬杰科技)、存储(澜起科技、兆易创新)、设备(长川科技、拓荆科技、华海清科)、材料(雅克科技、路维光电);
  汽车电子:东山精密、电连技术、联创电子、韦尔股份;
  消费电子:立讯精密、长盈精密、水晶光电;
  被动元件及其他:博敏电子、三环集团、顺络电子、风华高科。
  6、风险提示:
  未来中美贸易摩擦可能进一步加剧,存在美国政府将继续加征关税、设置进口限制条件或其他贸易壁垒风险;目前仍处于5G网络普及阶段,相关技术成熟度还有待提升,应用尚未形成规模,存在5G应用不及预期风险;宏观环境的不利因素将可能使得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居民收入、购买力及消费意愿将受到影响,存在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大宗商品价格仍未企稳,不排除继续上涨的可能,存在原材料成本提高的风险;全球政治局势复杂,主要经济体争端激化,国际贸易环境不确定性增大,疫情仍未消散,可能使得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从而影响市场需求结构,存在国际政治经济形势风险。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