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证券-电子元件行业“屏地风雷”系列深度报告之十二:拐点已至,长夜渐明-221122

《长江证券-电子元件行业“屏地风雷”系列深度报告之十二:拐点已至,长夜渐明-221122(2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江证券-电子元件行业“屏地风雷”系列深度报告之十二:拐点已至,长夜渐明-221122(22页).pdf(2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回首历史周期,从供给到需求的矛盾转移
我们首先回顾了2010年以来行业经历了两轮明显的大周期:2016年三星L7线关闭,同期鸿海收购日商夏普对外断供,两个供给收缩影响迅速终结2015年以来持续的TV显示产品价格下跌,而后价格因中国大陆厂商新增产能释放而重新进入回落,这个过程基本是供给因素在主导;2019年末,三星与LGDisplay宣布2020年退出LCD生产,韩厂产能退出迎来高峰期。2020年全球居家办公、教育、娱乐等“宅经济”需求激增,在供需两端共同发力下,显示产品价格飞速上行。我们认为,大尺寸TV面板已经由供给的主要矛盾向需求逐步转移。上一轮周期中,供需两端的影响均已能够在一段时期内主导价格走向,大尺寸化、淡旺季效应、库存周期等需求因素对价格的影响愈发重要。
至暗时刻,长期拐点将至
2022年,显示行业面临内外交困的不利局面。海外补贴退坡的背景下,TV需求转入下行,同时通胀和欧洲地缘政治冲突加重了可选消费的弱势,可以说是产业链的至暗时刻。
需求端:新一轮换机周期渐行渐近,短期补库开启。经过一年多的显示产品跌价,终端产品降价促销空间巨大,对需求刺激也有望达到新的高度。随着产品价格四季度修复,下游客户也将策略性进入补库;
供给端:长期无增产计划,稼动率随价格逐步修复。大尺寸TV面板产线停止投建,是行业周期波动收敛的底层逻辑,可以预见未来一段时间供给端增加的可能性较过去十年大幅下降;
价格端:短期反弹确立,长期拐点将至。可以明确的是2022年Q4价格有补库带来的企稳回暖趋势。中期维度,我们预计2023Q1价格淡季盘整,而进入2023Q2备货启动的节点,产品价格有望再次环比上行;
新型显示:除TV主战场外,显示板块活跃着大量细分成长赛道,我们重点看好Mini LED、商显、车载和AR&VR。这些赛道虽然对接不同领域的客户,但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技术创新带来产品溢价。这使得行业属性更类似半导体先进制程的技术竞争,而非TV面板的成本竞争,给具有技术优势的供应商成长回报。
当前时点如何重新认识TCL华星成长性
TCL科技作为全球大尺寸面板龙头之一,大尺寸业务占比约为55%。因此也将率先受益本轮价格复苏。公司份额增长与结构优化并进,在建的产线包括T9线和T5线,其中T9线规划了180K的G8.6产能,含60KNB产能,8.6代线相比8.5代线切割效率提升8%-12%,在未来能够大幅提升公司在IT领域的竞争力和份额。
除市占率随产能不断提升外,公司长期坚持数十亿每年的研发投入也确立了未来在新型显示领域的技术领先优势。TCL华星围绕印刷OLED、QLED以及Micro-LED等新型显示技术加大研发投入,高端客户群体不断拓展,有望收获更多成长性。
风险提示
1、欧洲地缘冲突扩大;
2、海外加息高于预期,需求端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