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证券-电子行业周报:备货需求逐步恢复,静待消费复苏延续景气上行-221114

《国信证券-电子行业周报:备货需求逐步恢复,静待消费复苏延续景气上行-221114(1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信证券-电子行业周报:备货需求逐步恢复,静待消费复苏延续景气上行-221114(13页).pdf(1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备货需求逐步恢复,静待消费复苏延续景气上行。过去一周上证指数上涨0.54%,电子下跌3.03%,子行业中消费电子下跌4.92%。临近“双11”,手机终端厂去库存力度减弱,在苹果新机量产的同时,10月以来安卓阵营整机组装环节的订单及稼动已有所改善,产业链景气度已领先财务数据开始筑底回升,年初以来手机低迷的销售行情所引致的悲观市场情绪同样有所回暖,后续景气上行走势的延续仍有待消费端数据的复苏,结合近期国内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和部分城市消费补贴政策的推出,配置性行情有望领先产业链同比增速的大幅改善而发生。继续推荐闻泰科技、福立旺、东山精密、环旭电子、洁美科技、福蓉科技、芯碁微装等。
3Q22中国市场折叠屏手机销量同比增长114%。根据CINNO数据,3Q22中国市场折叠屏手机销量72.3万部(YoY +114%),其中:华为折叠机销量同比增长95%,市场份额53.2%(YoY -5.1pct)位居第一;三星折叠机销量同比增长20%,市场份额20.5%(YoY -16.1pct)位居第二;小米市场份额9.0%(YoY +5.8pct)位居第三;vivo、OPPO、荣耀分别以7.7%、4.6%、3.1%的市场份额位居四至六位。此外,荣耀宣布将于11月23日发布折叠新机Magic Vs。折叠屏开启终端形态创新新纪元,我们继续推荐福蓉科技、精研科技、鼎龙股份、长信科技、京东方A等产业链相关标的。
11月上旬TV面板价格延续温和上涨趋势。根据WitsView,11月上旬32、43、55、65英寸TV面板价格28、49、82、108美金/片,均较10月下旬上涨1美金/片;11月上旬IT面板价格维持稳定。在面板厂商积极减产和扭转价格策略的推动下,面板市场逐渐走出失序竞争的状态,面板价格止跌反弹。一方面我们建议对LCD厂商稼动率、LCD面板供需格局的变化保持关注,另一方面我们继续推荐受益于海外智能交互平板旺盛需求以及国内教育领域财政贴息政策的康冠科技、视源股份。
23年全球硅晶圆出货面积略降,预计2Q23芯片市场环比回升。据SEMI数据,2022年全球硅晶圆出货面积增长4.8%至147亿平方英寸,预计2023年略降0.6%,2024、2025年随着数据中心、汽车和工业对半导体需求增加,将分别增长6.5%和6.0%。从季度来看,根据ICInsights的统计,IC销售额3Q22环减9%,预计4Q22、1Q23将继续环减8%和3%,但鉴于IC行业从未出现过连续四个季度环比下滑,预计2Q23有望恢复环比增长。我们认为,本轮半导体下行周期已逐步进入筑底过程,建议关注具备长期价值的细分龙头闻泰科技、圣邦股份、芯朋微、晶晨股份、艾为电子、卓胜微、兆易创新等。
行业下行传导致Q4晶圆代工出现分化,关注成熟制程扩产机遇。上周,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发布业绩,中芯指引4Q22营收和毛利率环比下滑13%-15%和8.9-6.9pct,主因手机、消费电子需求疲弱以及美国出口管制新规影响;华虹则指引4Q22环比持平。从中国台湾主要晶圆厂10月营收来看,仅台积电实现同比和环比增长,联电、力积电和世界均出现逐季走弱趋势。另一方面,中芯国际上调2022年资本开支至66亿美元,提前订购长交期设备支持为期5-7年扩产周期,台积电延后高雄厂7nm制程产能建设,先以28nm为主,建议关注成熟制程扩产受益的北方华创、中微公司、万业企业等。
国产新能源汽车出海加速,打开汽车半导体增长空间。根据乘联会数据,10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10.3万辆,除特斯拉外出口4.85万辆(QoQ+26%);其中,上汽乘用车的新能源出口18688辆,东风易捷特出口10785辆,比亚迪汽车9529辆位列前三。中国制造新能源品牌出海加速,以比亚迪为例,目前已进入澳大利亚、哥伦比亚、巴西、新加坡、哥斯达黎加、泰国等多国市场。在整车出海拉动下,国产汽车半导体打开增长空间,推荐关注车规级功率器件代表厂商时代电气、斯达半导以及有较大规模自有产能释放的士兰微等。
重点投资组合
消费电子:东山精密、环旭电子、闻泰科技、福立旺、福蓉科技、康冠科技、精研科技、鹏鼎控股、歌尔股份、世华科技、博敏电子、永新光学、创维数字、易德龙、传音控股、视源股份、蓝特光学、沪电股份、三利谱、京东方A、光弘科技、海康威视、长信科技
半导体:圣邦股份、峰岹科技、扬杰科技、东微半导、晶晨股份、华虹半导体、宏微科技、士兰微、时代电气、中芯国际、力芯微、斯达半导、韦尔股份、芯朋微、纳思达、北京君正、澜起科技、艾为电子、思瑞浦、卓胜微、兆易创新、通富微电、纳芯微、赛微电子
设备及材料:北方华创、芯碁微装、富创精密、鼎龙股份、广立微、万业企业、立昂微、安集科技、中微公司、沪硅产业-U、中晶科技
被动件:江海股份、顺络电子、洁美科技、三环集团、风华高科、泰晶科技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影响下游需求;产业发展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