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招商证券-建材行业2022年三季报综述:外部环境延续低景气,内部经营走向高质量-221108

研报附件
招商证券-建材行业2022年三季报综述:外部环境延续低景气,内部经营走向高质量-221108.pdf
大小:1000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招商证券-建材行业2022年三季报综述:外部环境延续低景气,内部经营走向高质量-221108

招商证券-建材行业2022年三季报综述:外部环境延续低景气,内部经营走向高质量-221108
文本预览:

《招商证券-建材行业2022年三季报综述:外部环境延续低景气,内部经营走向高质量-221108(3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招商证券-建材行业2022年三季报综述:外部环境延续低景气,内部经营走向高质量-221108(30页).pdf(30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建材行业2022年三季报业绩表现彰显外部环境依旧严峻,但业内优质公司通过渠道优化/降本控费/上下游协同等战略措施提升经营效益,将有利于保障中长期可持续发展,行业出现分化;随着产业落后产能加速出清+头部企业优势巩固,建材行业有望迈向高质量发展。继续维持行业“推荐”评级。
  三季报多数建材子行业ROE下滑,周转率和净利率普降,杠杆率提升。2022年前三季度,建材行业的营业总收入/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10.99%/-36.53%。从杜邦分析来看,建材子行业三季报ROE普降。运营效率方面有所下降,主要是三季度整体需求旺季不旺,且多数优质建材企业继续实行风险管控;盈利能力方面,建材总体盈利能力进一步走弱探底(规模效应减弱+部分企业Q3消化高价原材料库存),外加剂、玻纤、建筑涂料三个子板块同比提升,但幅度有限;杠杆率方面,大部分子板块权益乘数均有提升,权益融资环境未见明显改善。
  水泥:需求偏弱供给主导,现渐入淡季弹性有限。中报业绩综述中,我们提及Q3水泥板块主要博弈需求改善弹性。从三季报情况来看,基建发力+步入传统旺季,需求略好转,但同比仍偏弱,前三季度水泥板块营收同比-17.0%,归母净利同比-45.5%,水泥板块龙头Q3业绩全线同比大幅减少,成本压力+疫情扰动+销量下滑规模效应减弱,盈利能力有所下降。当前水泥煤炭价差仍处低位,短期利润空间仍受压缩;但受益于主因各地错峰限产力度较强,推动水泥价格上涨,四季度水泥企业利润空间或将有所恢复,但全年需求仍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预计22FY业绩同比明显下滑。
  玻璃:刚需支撑较弱,浮法冷修预期增强。22年前三季度光伏玻璃/浮法玻璃营收分别同比+58.05%/+1.85%,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19.66%/-82.50%。受益于光伏玻璃产能扩张+需求较旺,玻璃板块整体收入仍有韧性,但由于光伏玻璃产能快速扩张,已经看到均价有所下滑;浮法玻璃方面,产能增长趋缓,行业冷修预期增强,但由于需求延续弱势+库存仍处高位,现货价格承压下行。后市判断预计浮法玻璃Q4仍以去库和调整为主。
  玻纤:板块净利率向好,关注社会库存拐点。22年前三季度玻纤新增产能61万吨,主要为粗纱产能;冷修及停产产能25.3万吨,其中含8.3万吨电子纱产能。由于需求端疲软+社会库存处于高点,22Q3玻纤价格低位运行,板块业绩增速放缓,22年前三季度玻纤板块营收增速降至7.8%,净利增速降至12.9%,但亮眼之处为玻纤板块净利率升至24.2%,创同期历史新高。Q4进入传统淡季,对玻纤需求增量有限,预计价格将延续弱势。关注去化启动,库存拐点或为景气拐点。
  消费建材:龙头经营质量改善,静待地产链修复。消费建材板块三季报业绩压力仍在;收入方面,除防水材料以外,各子行业前三季度收入增速均同比下滑;业绩方面,除建筑涂料外,其余子行业业绩均为负增长。目前成本端压力最大的为防水材料和瓷砖行业,沥青、LNG价格仍在高位,Q3价格同比上涨均超30%;并且三季报来看头部企业对风险客户的计提普遍较为充分;叠加头部企业普遍进行渠道调整(加码基建业务或发力经销渠道),持续看好消费建材板块的基本面修复。此外,房地产链条集中度提升仍为趋势,央国企地产商担任链长职责促进产业链整合(如保利资本入股皮阿诺、与科顺股份签订框架协议),未来优质建材企业或将在多维度获得产业链资源赋能,龙头市占率将进一步提升。
  投资建议:继续推荐地产后周期建材品类中的优质标的;如同心圆产品协同促快增、现金流优质的伟星新材;持续推进一体两翼战略、高市占率带来高定价权的北新建材;受益于行业提标扩容,客户和渠道结构优化,拓品类支撑业绩韧性的东方雨虹;拟与产业链资本合作、多维度获赋能的科顺股份;成长性延续的细分赛道龙头企业,如科达制造、豪美新材、志特新材;经营质量有望持续改善的弹性标的,如蒙娜丽莎、亚士创能。
  风险提示:地产和基建投资增速下滑,销量、价格不及预期,原材料和燃料价格大幅上涨,应收账款回收不及时,疫情影响需求和发货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