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东海证券-石油石化行业周期及资源品研究专题系列4:天然气基建]快速推进,关注能源安全产业链-221107

上传日期:2022-11-08 10:09:20 / 研报作者:张季恺谢建斌吴骏燕 / 分享者:1002694
研报附件
东海证券-石油石化行业周期及资源品研究专题系列4:天然气基建]快速推进,关注能源安全产业链-221107.pdf
大小:945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东海证券-石油石化行业周期及资源品研究专题系列4:天然气基建]快速推进,关注能源安全产业链-221107

东海证券-石油石化行业周期及资源品研究专题系列4:天然气基建]快速推进,关注能源安全产业链-221107
文本预览:

《东海证券-石油石化行业周期及资源品研究专题系列4:天然气基建]快速推进,关注能源安全产业链-221107(1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海证券-石油石化行业周期及资源品研究专题系列4:天然气基建]快速推进,关注能源安全产业链-221107(16页).pdf(1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快速上升。2021年,煤炭占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55%左右,二十年来下降了15个百分点。石油占2021年我国总能源消耗的19%。天然气占比约9%。2021年我国的天然气消费量从2020年的3369.67亿立方米上升了13%到3794.42亿立方米。2010年至2021年间,我国的天然气需求平均每年增长约12%,成为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的世界第三大天然气消费国。
  短时间内我国天然气难以自足。2021年我国国有石油公司生产的天然气为2095.43亿立方米,比2020年高出8%。2021年我国页岩气产量达到227.38亿立方米,自2017年以来每年以21%的速度增长。2021年煤层气产量达到103.36亿立方米,占总产量的5%。“十四五规划”指出2022年天然气产量要达到2140亿立方米,到2025年达到2300万亿立方米。我国拥有大量的天然气储量,到2021年底约为6.65万亿立方米,但大部分储量具有低渗透性和低孔隙率的劣势,这无疑大大提高了开采的难度。
  我国进口天然气主要为LNG。为了填补国内天然气生产和消费之间不断扩大的差距,管道和LNG贸易都有所增加。LNG进口占进口总量的65%,管道进口(主要来自土库曼斯坦)占35%。2021年我国LNG进口量攀升至1076.03亿立方米,与2020年相比增长了19%。尽管我国经济增长在2020年放缓,COVID-19爆发导致生产停滞,但LNG进口量仍比上一年增长了11%。从2017年开始,中国LNG接收站的利用率基本维持在80%左右的水平,而全球2020年接收站的整体利用率仅为38%左右。到2021年,国内LNG接收站能力利用率也达到近年的最高点,约为94%。
  我国LNG接收能力高速增长。截至2022年,我国拥有25个LNG再气化终端,总流量为1510.97亿立方米/年。从已投运LNG接收站的类型来看,目前,我国接收站类型以“陆上”为主,数量达25座;而“浮式”LNG接收站仅一座,即“中海油天津浮式LNG接收站”。绝大部分的LNG接收站与内陆天然气管网的连接,更凸显其在调峰保供方面快速响应能力的强大优势。我国已投运的25家LNG接收站基本分布于沿海省市地区,其中,华南地区的LNG接收站数量最多,并且有6座分布在广东省沿海地区。此外,目前还有16个LNG接收站在建/扩建项目,预计到2024年将再新增6890万吨/年(950.13亿立方米/年)的接收能力。
  总结:总览我国天然气上中下游发展,我国处于天然气需求增长但自身产能难以自给的阶段。天然气输气管道由于对输出国和输入国的客观地理条件要求较高,投资和建设进展缓慢,但目前已具备992亿立方米/年的管道承接能力,对比2021年532.4亿立方米的管道气进口量,管道天然气进口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LNG接气站凭借其独特的灵活性而备受偏爱,当前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已建成了基本完备的LNG接气站群,当前接收能力为1510.97亿立方米/年,预计到2024年将达到2461.1亿立方米/年。未来LNG作为东部沿海地区天然气重要来源,仍将在长时间内扮演我国天然气进口的重要补充角色。重点推荐:广汇能源、中国石油、中油工程、海油工程、新奥股份等。
  风险提示:1、油价大幅上涨,国内进口的成本不断攀升;国内需求低迷,影响到相应企业的利润。2、美联储加息节奏超预期,海外通胀高企,需求减少;或影响国内的产品出口。3、全球供应链体系不稳定,虽然区域间价差扩大,但套利空间的难度加大。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