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方正证券-政策性银行稳增长 全解析:宏观分析工具箱3 -221030

上传日期:2022-10-31 12:11:28 / 研报作者:张伟 / 分享者:1002694
研报附件
方正证券-政策性银行稳增长 全解析:宏观分析工具箱3 -221030.pdf
大小:1095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方正证券-政策性银行稳增长 全解析:宏观分析工具箱3 -221030

方正证券-政策性银行稳增长 全解析:宏观分析工具箱3 -221030
文本预览:

《方正证券-政策性银行稳增长 全解析:宏观分析工具箱3 -221030(2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方正证券-政策性银行稳增长 全解析:宏观分析工具箱3 -221030(22页).pdf(2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本文将分析政策性银行运行特点,并回顾历史上政策性银行4次稳增长扩表具体情况,最后分析在政策性银行稳增长时期对债市影响如何。
  一、政策性银行具有“准财政”特性,不受预算硬约束
  政策性银行包括国开行、农发行和进出口银行,截止2021年末,三者总资产规模分别为17.2万亿、8.0万亿、5.4万亿。政策性银行是财政第二个“口袋”,不受预算硬约束优势。但是政策性银行,需要满足巴塞尔协议框架下金融监管要求。目前国开行资本充足率明显低于商业银行,并且2020-2021国开行资本充足率有所下降,但依然高于监管要求。
  政策性银行最主要融资渠道为发行金融债券,金融债占政策性银行负债端比例达70%以上。资产端来看,政策性银行贷款投向国家支持的基建领域为主。
  二、政策性银行四次稳增长扩表往事
  2008-2009年配合“四万亿”稳增长而大幅扩表,国开+农发合并资产增速在2008年达到30.7%的高峰。本轮扩表资金来源主要依靠政金债,资产主要投向“四万亿”计划中基建领域。
  2011-2012年政策性银行克制的扩表,因为本轮经济下行压力较小。本轮扩表资金来源也以政金债为主,基建相关贷款依然是主要投向,而银行间科目和金融投资增长较快。
  2014-2015年棚改+专项建设基金推动大幅扩表。为了应对房地产高库存压力,央行通过棚改专项贷款和PSL为政策性银行提供棚改资金。并且2015年以政策性银行为实施主体创设了专项建设基金,用以解决基建项目缺资本金问题。其中2015年投放了4批,合计8000亿元。政策性银行通过定向对邮储发行债券融资,财政贴息90%。
  2020政策性银行为了支持小微企业复工复产而小幅扩表。
  三、2022年政策性银行发力是弥补下半年财政资金缺口的主力
  今年下半年政策性银行发力措施分为三类。一是调增信贷额度,6月国常会调增政策性银行8000亿信贷额度支持基建,主要投向现代化基建领域。二是在设立专项贷款保交楼,8月设立初始规模2000亿左右的政策性银行专项贷款用于保交楼,其为现有贷款额度中的安排。9月央行重启PSL或许与保交楼贷款有关。三是成立基础设施建设基金,这与2015-2017年专项建设基金模式类似,当前已投放6743亿元,主要投向现代化基建领域,并且向经济大省倾斜。
  四、政策性银行稳增长时期对债市影响如何
  政策性银行发力往往是经济下行压力大的时候,此时利率风险小,甚至可能下行。从经验规律来看,2008年、2011-2012年、以及2014年-2015年,在这些政策性银行扩表时期利率却震荡回落。
  政金债供给增加并不必然引起资金面收紧。首先是因为央行可能会对冲。其次,该时期往往实体融资需求弱,资金淤积在银行间市场,能够“消化”政金债供给冲击。政金债相对于政府债券供给变化与国开-国债利差正相关。
  风险提示:过去经验对当下指示意义弱化,政策性银行扩表对其他部门正向带动超预期,央行对冲政金债供给冲击力度明显弱于预期。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