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证券-中小盘策略专题:政策助推多元化发展,股权激励长期驱动企业成长-221017

《开源证券-中小盘策略专题:政策助推多元化发展,股权激励长期驱动企业成长-221017(2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源证券-中小盘策略专题:政策助推多元化发展,股权激励长期驱动企业成长-221017(22页).pdf(2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政策助推多元化发展,股权激励再迎发行高峰
我国股权激励政策制度不断健全完善,2019年以来在政策与市场驱动下,股权激励工具不断创新,股票来源向多样化发展,股权激励迎来新一轮发行高峰。2021年股权激励预案数量882例,占年末上市公司总数的19.11%,再创新高;2022年1-9月,预案数量677例,同比增长3.04%,延续增长态势。工具方面,第二类限制性股票激励兼具定价和出资优势迅速发展;股票来源方面,定向发行股票方式仍为主流,回购方式占比提升。
股权激励以人为核心,激励与考核并举助公司成长
股权激励方案的衡量一看激励力度,二看激励对象信心。激励总价值体现股权激励力度:价格层面,授予价/行权价越低,激励力度越大;数量层面,激励总量占比越高,激励力度越大;多种激励工具的应用或可提高股权激励实际价值。
激励对象绑定深度与激励覆盖范围彰显对公司成长信心:激励有效期越长,激励对象与公司利益绑定越深;激励对象覆盖范围较大时,激励对象对公司业绩的信心较充足;多维度指标可对公司业绩与业务实现更全面的考核。
科技成长和高端制造行业更青睐实施股权激励。创业板、科创板股权激励方案数量和占比持续提升;计算机、电子、机械设备、医药生物等行业实施股权激励意愿更高,且此类行业股权激励数量增长态势依然明显。另外,激励有效期内十倍股多出于创业板与原中小板,体现了股权激励对基本面的长期改善作用。
股权激励全流程均存在显著正收益
股权激励重点关注预案、授予日、行权/解锁/归属日三个重要时间节点,预案日决定行权/授予价、授予日决定激励费用、行权/解禁日决定税额抵扣。股权激励全流程短期和长期均存在超额收益,从短期和长期看各阶段,短期预案日至股东大会阶段超额收益更优,长期授予后第一年超额收益最可观。
探究获得超额收益的关键性因素
关键因素一:(1)激励力度,激励总量占比越大,超额收益表现越优;(2)关键因素二:业绩维度,业绩目标高者、考核维度丰富者更易获超额收益;(3)关键因素三:行业维度,科技成长和高端制造行业超额收益表现优;(4)关键因素四:激励工具,短期股票期权激励、长期第一类限制性股票激励超额收益佳。
基于股权激励方案的策略可概括为:优选激励力度大,业绩目标较高、科技成长和高端制造行业公司;短期选股票期权激励,长期选第一类限制性股票激励。时点方面,长短线均布局越早收益越佳;激励方式方面,短线优选股票期权激励,中长线优选第一类限制性股票激励;业绩考核方面,首选增速目标高,考核维度丰富标的;激励力度方面,短线优选激励力度大于4%标的,中长线在授予后第一年和授予后第二年,优选激励力度在[2-3%]区间内标的;行业方面,长期看科技成长类≥高端制造类>消费类>周期类行业。
风险提示:市场环境变化;部分股权激励政策调整;筛选策略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