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证券-固生堂-2273.HK-点评报告:收购杭州门诊部,再落子浙江乘行业东风-221010

《浙商证券-固生堂-2273.HK-点评报告:收购杭州门诊部,再落子浙江乘行业东风-221010(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商证券-固生堂-2273.HK-点评报告:收购杭州门诊部,再落子浙江乘行业东风-221010(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投资要点
收购杭州大同门诊部,再落子浙江乘行业东风。
事件1:10月10日据公司公告,固生堂附属公司(广东固生堂中医养生健康科技股份)拟以8370万元收购杭州大同中医门诊部93%股权。
解读:若参照固生堂历史收购对价1-1.5倍PS,估算杭州大同门诊部年收入约6000-9000万元。公司将浙江作为重点发展区域,已在宁波设有5家机构(21H1贡献收入超4000万),现又落子杭州,未来还将计划进入温州等城市。
事件2:9月30日,浙江印发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方案。方案提出到25年,浙江省中医药综合治理、数字支撑、特色服务、中西医结合、科技创新、人才培育、产业发展、文化传播和跨界融合等九大领域综合改革取得显著成果,基本建成中医药强省。
解读:《方案》覆盖在医保支付(鼓励将院内制剂纳入医保)、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布局(强化基层中医药服务、医联体作用、中医药在治疗末病/慢病上的作用)等方面,也将助力固生堂在浙江区域的发展和布局。除浙江外,广东、上海、山东、四川等多地也已印发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方案,加快区域中医药产业发展。
多项政策利好中医药行业,固生堂瞄准行业发展趋势。国家近年重视中医药产业发展,对中医药行业的支持政策具持续性和落地性。自19年10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多项政策支持利好中医药行业。
9月21日,三部委力推中医药健康促进专项活动。国家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办、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联合发布《健康中国行动中医药健康促进专项活动实施方案》,提出提高中医药健康管理率、推广中医慢病防病治病体系、提升全民中医药文化素养等。
该方案1)指出要发挥中医治未病的独特优势,围绕全生命周期维护。体现国家健康目标从治病到防病理念的转变,有望加速中医行业的发展。2)旨在提高中医药参与率,涵盖青少年、妇幼、老年人等群体。有望进一步提升中医药渗透率;3)对固生堂而言,政策鼓励发展中医家庭医生服务,与固生堂在会员服务体系、家庭医生健康管理方面有相通之处;对青少年近视、肥胖、脊柱侧弯等领域治疗项目的推广,也有利于公司借助政策优势形成特色专科。
疫后修复+外延扩张持续推进,看好公司发展空间。22H1公司北上广深等地共23家线下医疗机构平均停业约36天,6月以来全国机构已陆续恢复正常营业,看好疫后修复。中长期来看,公司通过医联体等深度合作三甲医院,自上而下打通中医医疗资源,并以诊金分成+合伙人模式绑定医生核心利益,核心竞争壁垒稳固。未来在内生坪效提升+外延收购推进的基础上,公司还将重点发展院内制剂、完善会员体系、加码自有医生团队建设、持续进行线上平台扩张、发展家庭医生发展等,有望持续优化收入结构,立足长远发展。
盈利预测与估值
预计公司22-24年实现主营营业收入17.5/23.0/30.3亿元,同比增长28%/31%/31%;实现归母净利润1.94/2.83/3.96亿元,当前市值对应PE分别为30/21/15倍。公司线下内生增长+外延扩张有序进行,线上业务高增,未来有望继续通过强大的三甲医院/医师绑定能力、以及精细化、标准化及数字化的管理运营,抢占市场份额,强化龙头地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疫情反复影响营业情况;行业监管政策变化;门店扩张不及预期;医师资源流失;行业竞争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