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证券-公用事业行业周报:明确购电损益承担主体,理顺损益机制确认电价刚性-220925

《长江证券-公用事业行业周报:明确购电损益承担主体,理顺损益机制确认电价刚性-220925(1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江证券-公用事业行业周报:明确购电损益承担主体,理顺损益机制确认电价刚性-220925(12页).pdf(1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9月22日,安徽省发改委及安徽省能源局发布《关于应急跨省购电费用分摊有关事项的通知》,其中对应急跨省购电费用分摊有关事项进行通知,表示在极端高温严寒天气以及突发性自然灾害时期,为保障居民、农业、工商业电力供应,确需从省外应急购电的,产生的损益由全体工商业用户承担。
电力供需紧张,省间外购或加大电网经营压力。今年迎峰度夏期间,全国多地电力供应极度紧张,以安徽省为例,实测最高负荷较去年增长16.2%,比全省常规电力供应能力高出980万千瓦。为保障居民及工商业用电,电网通过省间协议、省间现货市场交易、省间临时互济、跨省应急调度等多种方式购电(简称应急跨省购电),但是临时跨省购电必然会产生超出此前规划的电价费用,以四川省公布的8月份包含省内交易及省间外购电量的加权火电交易价格为例,8月份火电电量交易价格为717.63元/兆瓦时,达到四川省燃煤基准价的178.87%,远超国家规定的煤电中长协上浮不超过20%的价格上限,我们认为其主因或系在电力供需紧张时,四川省加大应急跨省购电协议,且由于临时性较强,因此多数电力从现货市场购入,而1439号文明确提出,电力现货价格不受上限限制,因此导致8月份最终加权平均火电交易价格大超预期。从归因的角度看,导致省间电量攀升的主要是居民用电,7-8月份,全社会用电的增量中城乡居民分别贡献了63%和51%。而在1439号文明确提出要保持居民、农业用电价格稳定,因此居民或难以承担电价攀升的结果,而电网作为省间购电的主体,若不进行传导会导致电网面临极大的经营压力。
损益由全体工商业承担,初步理顺省间购电损益机制。为应对当前省间购电面临电价损益的困境,安徽省在现有政策体系下明确提出,省外应急购电产生的损益由全体工商业用户承担,初步理顺了省间购电损益的承担主体。我们认为此次明确承担主体存在显著的积极作用:一方面,安徽省此次政策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市场对省间购电损益再次向发电侧传导的担忧,发电侧的价格刚性得到确认;另一方面也是在现有政策体系下,体现出中发9号文兼顾“谁受益、谁承担”以及“保障居民用电价格相对稳定”的政策逻辑,用户侧系导致用电大幅增长的核心主体,也是导致电网进行省间外购电的主要原因,自然需要为超预期的购电付费,因此安徽省的损益分摊政策或为之后其他省份分摊政策出台提供范本。与之对应的,对于电力富余省份的发电公司而言,参与省间市场的高电价也会对自身的营收端产生一定的增厚,一方面是增加自身的发电出力,另一方面则是对自身的电价形成支撑,“量价齐升”现象值得期待。
投资建议
“碳中和”时代号召和电力市场化改革将贯穿整个“十四五”期间,我们认为电力运营商的内在价值将全面重估。在此背景下,电力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和完善,有望催化火电经营边际改善,推荐关注优质转型火电华电国际、中国电力、华能国际、福能股份和粤电力A;新能源装机快速成长,同时绿电价值日益凸显之下,推荐中国核电、三峡能源和龙源电力;水电板块推荐拥有明确成长空间的行业龙头长江电力和供需改善的华能水电;电网板块推荐三峡集团入主后有望开拓综合能源服务的配售电先锋三峡水利。
风险提示
1、电力供需恶化风险,政策推进不及预期风险;
2、煤炭价格出现非季节性风险,来水持续偏枯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