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证券-中信银行-601998-2018年半年报点评:不良集中确认,结构调整利好息差-180828

《兴业证券-中信银行-601998-2018年半年报点评:不良集中确认,结构调整利好息差-180828(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兴业证券-中信银行-601998-2018年半年报点评:不良集中确认,结构调整利好息差-180828(8页).pdf(8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投资要点
中信银行业绩基本符合市场预期,规模扩张回正,不良集中处置。公司Q2 规模恢复正增长,上半年利润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来自息差同比+12bps,以及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较去年同期多确认40 亿。公司日均生息资产规模无论较去年上/下半年均仍处收缩态势(YoY -5.9%, HoH-3%)。上半年NIM 为1.89,同比/环比改善。
规模Q2 增长转正,上半年来看,非信贷类业务继续压缩,负债结构基本稳定。贷款和同业是生息资产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债券投资有较大幅度压缩。贷款方面,制造业、商贸零售、房地产较大比例压缩。零售中按揭投放较为积极,但卡和个人经营性贷款增长较为平稳。负债方面,存款占比稳定,定期化持续,同业存单替代同业负债。尽管存款成本上行在目前披露的股份行中处于中等水平,但由于非存款类负债规模和成本控制得力,整体负债成本上行较少。上半年息差1.89,生息资产收益率上行及负债成本控制得当是带来息差上行的主要原因,同时高利差业务占比提升也是驱动力因素之一。中收方面,信用卡带动银行卡手续费同比增16.25%,但担保、托管受托业务手续费收入有所下行,拖累整体手续费收入表现。
不良受逾期集中确认影响双升,核销处置力度加大,拨备释放,后期资产质量压力缓解。公司期末不良率为1.80%(QoQ +10bps)。当期集中地将90 天以上逾期确认入不良进而导致一次性负向影响不良率、关注类贷款占比(HoH+40bps)以及不良生成率(TTM1.68%),不过后期资产质量压力将边际减轻。上半年信用成本为1.44%,期末拨备覆盖率151%,拨贷比2.72%。考虑到目前拨贷比已经达到监管机构最终标准并持续提升,我们预计未来信用成本的压力主要取决于资产质量的变化。
我们小幅调整公司2018 年和2019 年EPS 至0.92 元和0.97 元,预计2018 年底每股净资产为8.19 元(不考虑分红),以2018.8.27 收盘价计算,对应的2018年和2019 年PE 分别为6.6 和6.2 倍,对应2018 年底的PB 为0.74 倍。公司年内向轻资本、轻资产、轻成本的轻型化经营模式转型之路持续推进,资产负债调整基本到位,资管业务的实践也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在年中一次性集中确认处置问题资产后,未来不良能够稳定持续好转,减值计提压力的下行将为转型发展过程中利润的稳定提供充足的安全垫。我们维持对公司的审慎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拨备计提进度超预期,资产质量大幅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