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国投安信期货-宏观期市评论:生产需求低迷,L底状态延续-180914

上传日期:2018-09-17 10:57:36 / 研报作者:靳顺柔子陈江涛 / 分享者:1005593
研报附件
国投安信期货-宏观期市评论:生产需求低迷,L底状态延续-180914.pdf
大小:565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国投安信期货-宏观期市评论:生产需求低迷,L底状态延续-180914

国投安信期货-宏观期市评论:生产需求低迷,L底状态延续-180914
文本预览:

《国投安信期货-宏观期市评论:生产需求低迷,L底状态延续-180914(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投安信期货-宏观期市评论:生产需求低迷,L底状态延续-180914(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重要数据点评】
        国家统计局发布2018年8月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固定资产投资数据。8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与预期持平,高于前值6%;1-8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5.3%,低于预期5.6%和前值5.5%;6月,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9%,预期8.8%,前值8.8%。
        数据分析:整体来看,8月工业生产略有反弹,但6月以来数据表现较弱,累计同比增速受累持续下行,印证经济仍存在下行压力。在连续五个月增速不及预期之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在本月略有所弹。我们认为,国内政策持续强调扩大内需、重视基建发展,若下半年基建增速较上半年反弹,可能会对与生产端相关的制造业形成一定的拉动,未来工业增加值可能是稳中微降的局面。
        基础设施投资下降依旧是拖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的重要因素。地方政府债务管控以及金融去杠杆,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基建投资造成较大影响。尽管国务院会议要求积极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从目前的基建增速和相关制造业增速表现来看,政策尚未奏效。但随着政策落实落地,各方面项目审批加快,一些基础设施项目最近陆陆续续在开工建设,基建投资增速在四季度有望企稳反弹。房地产市场对未来的投资影响较大。对于未来走势,我们认为房地产市场目前处于均衡状态,在政府不出台新的调控政策,或现有政策不放松的条件下,市场供需将主导市场。
        消费增速本月虽略有反弹,但较之往年依旧低迷,增速扩张的家电及生活必需品类消费也是7月消费透支效应缓解的正常反弹。消费疲弱显示内需动力不足,从中期看,受制于居民收入和杠杆率等因素,消费难以维系往年高增长成为拉动经济高速增长的动力。
        整体来说,本月工业、消费增速略有回升,投资依旧没有起色。我们认为,从短中期来看,投资拉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情况几乎不会发生,中国经济结构已经悄然发生了以投资为主要拉动力,向以消费为主要拉动力的重大转变。但从中期看,受制于居民收入和杠杆率等因素,消费难以独挡一面,拉动经济高速增长。无论从生产还是需求来看,当前经济形势都难言乐观,内在动力未有实质性转化之前,L底的状态可能还会延续。
        9月12日,央行公布了2018年8月金融数据统计报告。报告显示,社融存量为188.8万亿元,同比增长10.1%,人民币贷款余额为130.38万亿元,同比增长12.9%。8月新增社融1.52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376亿元,其中,新增人民币贷款1.31万亿元,同比多增1674亿元。M2余额178.87万亿元,同比增长8.2%,增速回回落0.3%,比上年同期低0.4%;M1余额53.83万亿元,同比增长3.9%,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1.2%和10.1%。
        数据分析:二季度以来,货币政策致力于支持企业信贷,缓解信用风险。目前看,企业债券和部分表外融资明显改善,但银行惜贷,企业贷款尤其是短贷增量不足。而7月以来,财政发力,地方债加快发行,财政存款增速开始回落,说明基建资金陆续到位,有利于基建项目顺利实施。随着基建展开,拉动内需,撬动相关企业融资需求,并提振市场经济预期,企业贷款有望改善。
        经济放缓背景下银行惜贷,前期降准等资金滞留在货币市场,社会资金紧张而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表现在M0和M1增速低位下降,而货币市场利率降至低位。
        随着政府和企业等融资需求增加,预计资金将逐渐导流入信贷,社融和货币增速有望改善。随着信贷投放,也是稳增长需要,央行或将适度补充资金,资金利率上行空间有限。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