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研报附件
安信证券-新三板策略报告:收视率“潜规则”浮出水面,行业“沉疴”亟待肃清-180926.pdf
大小:1520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安信证券-新三板策略报告:收视率“潜规则”浮出水面,行业“沉疴”亟待肃清-180926

安信证券-新三板策略报告:收视率“潜规则”浮出水面,行业“沉疴”亟待肃清-180926
文本预览:

《安信证券-新三板策略报告:收视率“潜规则”浮出水面,行业“沉疴”亟待肃清-180926(1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信证券-新三板策略报告:收视率“潜规则”浮出水面,行业“沉疴”亟待肃清-180926(19页).pdf(1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一石激起千层浪:收视率  ?潜规则?浮出水面。9  月15  日据著名导演郭靖宇《起来,与操纵收视率的黑势力决一死战》披露,行业内长期存在?购买收视率?的潜规则,部分电视剧存在收视率虚高的可能。
        ■收视率价格飞涨,成为多数片方?不可承受之重?。据《财经》杂志披露,2006-2008  年,电视剧的收视率价格每集在  2  万元至5  万元之间。近年来价格飞涨,2011  年收视率单集价格已上升至15  万,2013  年涨至20  万/集。2015  年,广电总局出台了?一剧两星?政策,为力求电视剧能?上星?,更多的制作方愿意接受电视台?购买收视率?的?附加条件?,带动收视率价格水涨船高:2016  年,电视剧收视率单集价格已飞涨至最多50  万元/集,2018  年上星电视台电视剧单集收视率的购买价格已达到了90  万元/集的?天价?。
        ■收视率?虚高?屡禁不止,背后利益纠葛错综复杂。电视剧目前是卫视黄金频道的主打节目类型,贡献了30%的收视率。收视率与电视剧价格直接绑定,催生了片方购买收视率造成数据?虚高?的动力:据《财经》杂志举例,一部50  集的电视剧,以100  万/集卖给电视台,合同中会承诺收视率需超过1,收视率每降低0.1  就扣除单集购片款10万元。而对于播出机构电视台来说,收视率的高低与招商能力直接相关。由于网络视频平台崛起,2017  年头部卫视中,除东方卫视以外,收视率较2016  年同比呈下降态势;与此同时,网络视频平台的加入推动优质内容版权价格节节攀升,出于对风险与收益的综合考量,部分电视台将购买收视率作为合作的条件之一。
        ■数据?失真?引得行业乱象频现,引起监管层?雷霆出击?。根据《腾讯娱乐白皮书》披露,2016  年电视剧收视率TOP10  中,有7  部电视剧的豆瓣评分在及格线以下(低于6  分),2017  年TOP10  中则有6  部电视剧评分低于6  分。或因假数据?作祟?,收视率与口碑?倒挂?现象较为普遍,长此以往行业评价标准或失序,导致作品质量的整体下降。针对行业顽疾,监管部门自2014  年以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予以扼制,针对此次实名举报,广电总局高度重视,表态将就收视率问题展开调查,一经查实违法违规问题,必将严肃处理。作为播出端的一方诸侯,爱奇艺关闭显示前台播放量以对抗?唯播放量论?,各方正在为行业健康发展采取措施。
        ■风险提示:行业监管不到位、政策执行不及预期、收视率持续下滑。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