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证券-纺织服装与化妆品行业周报:医美广告监管趋严、引导行业规范化发展-210829

《光大证券-纺织服装与化妆品行业周报:医美广告监管趋严、引导行业规范化发展-210829(1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大证券-纺织服装与化妆品行业周报:医美广告监管趋严、引导行业规范化发展-210829(15页).pdf(1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医疗美容广告执法指南(征求意见稿)》:公告中指出将重点打击的医美广告乱象,包括制造“容貌焦虑”;违规将未获批的药品、医疗器械作广告;宣传中含有未经审批的诊疗服务;对诊疗前后效果做保证性承诺;使用患者名义进行诊疗前后效果对比;利用广告代言人为医美做推荐证明;变相发布医美广告;在生活美容机构开展医美广告宣传;对食品、保健食品、消毒产品、化妆品宣传疾病治疗功能。 我们认为医美行业短期监管有趋严兆头,医美广告加强监管短期可能致需求降温、影响下游机构获客从而间接影响整个医美行业大盘,但长期有助于促医美消费回归理性,行业目前乱象频发、规范程度低的情况有望扭转、逐步走上正轨,利好正规产品/机构的持续发展和份额提升。 行情回顾:纺织服装板块:上周(2021年8月23日~8月27日)上证指数、深证成指、沪深300指数涨跌幅分别为+2.77%、+1.29%、+1.21%,纺织服装板块上涨2.73%,位列28个申万一级行业的第12位;其中纺织制造、服装家纺板块分别上涨2.82%、2.69%。 过去一个月(2021年7月27日~8月27日)上证指数、深证成指、沪深300指数涨跌幅分别为+1.58%、-1.33%、-1.99%,纺织服装板块上涨1.06%,位列28个申万一级行业的第16位。 化妆品与医美板块:上周化妆品板块下跌6.73%,跑输沪深300指数7.95PCT;近一个月下跌9.68%,跑输沪深300指数7.68PCT。 医美板块上周上涨11.12%,跑赢沪深300指数9.91PCT;近一个月下跌18.86%,跑输沪深300指数12.56PCT。 行业新闻:资生堂将旗下三个美国美妆品牌bareMinerals、BUXOM、LauraMercier出售给美国私募基金安宏资本;逸仙电商发布了2021年第二季度财报,二季度营收同比增53.5%、亏损3.9亿元;今年以来已有4个化妆品新原料获批,且全都来自于国内企业;去年韩国化妆品专卖店倒闭率达28.8%,居零售行业之首;女装品牌伊芙丽加入有赞K100计划,加大全渠道数字化运营;美国时尚品牌UrbanOutfitters将退出中国市场;Chanel收购常年合作的针织公司Paima。 投资建议:纺织服装行业:短期行业处于销售淡季,7月社零数据走弱,需求端存在一定压力,叠加疫情多点反复、局部地区极端天气等因素,终端零售短期难见惊喜。 当前正处于中报披露时点,关注业绩表现、报表质量以及相比于疫情前的恢复情况。 结合当前估值水平,我们基本维持前期观点,下游品牌服饰行业方面,建议关注2条主线:下游品牌服饰行业方面,推荐运动赛道优质标的安踏体育、李宁、特步国际、比音勒芬;2)推荐低估值细分品类本土龙头公司,包括童装和休闲装龙头森马服饰、家纺龙头罗莱生活、男装龙头海澜之家等。 化妆品与医美行业:我们维持前期观点,化妆品行业长期景气度继续较高,但短期零售数据偏弱、仍处于估值消化阶段。 我们继续推荐珀莱雅、贝泰妮、华熙生物、上海家化;医美行业仍处发展早期,景气度高但规范化程度仍待提升,短期监管有趋严兆头。 我们建议关注上游产品力强、正规性好、积极布局新兴产品领域分享行业成长红利的爱美客、华熙生物等。 风险分析:宏观经济增速下行,疫情反复或者极端天气致终端消费疲软,影响服装、化妆品、医美等产品的消费需求;行业竞争加剧,国外龙头品牌进行价格战,会对国内对标品牌造成不利影响;电商平台流量增速放缓,或者流量成本上升,影响品牌商的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