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信证券-建筑行业动态分析:中央定调2019年经济工作方向,基建补短板有望成为“稳增长”重要抓手-181216

《安信证券-建筑行业动态分析:中央定调2019年经济工作方向,基建补短板有望成为“稳增长”重要抓手-181216(1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信证券-建筑行业动态分析:中央定调2019年经济工作方向,基建补短板有望成为“稳增长”重要抓手-181216(12页).pdf(1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核心观点:
■行业及政策动态:1) 2018 年12 月13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19 年经济工作, 会议指出明年要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巩固发展“三农”持续向好形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发挥好各地区比较优势。2) 2018 年12月14 日,国家统计局,1-11 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60.93 万亿元,同比增长5.9%,增速比1-10 月份回升0.2 个百分点。从环比速度看,11 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0.46%。其中,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3.7%,增速与1-10 月持平;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9.7%,增速与1-10 月持平;制造业投资增长9.5%,增速提高0.4 个百分点,自今年3 月份以来,增速连续9 个月加快。
■本周行情回顾
本周(12.10-12.14)建筑行业(中信建筑指数)涨幅为1.57%(HS300 为-0.49%),12 月以来涨幅为3.68%(HS300 为-0.21%),2018 年以来涨幅为-23.05%(HS300为-21.46%)。本周行业涨幅前5 为汉嘉设计(+30.80%)、山东路桥(+14.26%)、成都路桥(+8.56%)、森特股份(+7.80%)、瑞和股份(+10.35%);跌幅前五为美丽生态(-9.00%)、东易日盛(-8.98%)、城邦股份(-8.65%)、中化岩土(-7.91%)、大丰实业(-6.42%)。
从行业整体市盈率来看,至12 月14 日行业市盈率(TTM,指数均值整体法)为11.02 倍,与上周相比有所提升,与年初相比行业市盈率下滑幅度超过30%,接近2014 年10 月水平。行业市净率(MRQ)为1.28,与上周相比也有所提升。当前行业市盈率(TTM)最低前5 为葛洲坝(5.63)、中国建筑(7.13)、美晨生态(7.22)、中材国际(7.36)、安徽水利(7.41);市净率(MRQ)最低前5 为葛洲坝(0.76)、中国中冶(0.79)、安徽水利(0.81)、丽鹏股份(0.87)、鸿路钢构(0.88)。
本周建筑行业指数(CS)周涨幅为1.57%,强于深证成指(-1.35%)、上证综指(-0.47%)和沪深300(-0.49%)本周表现,周涨幅在CS 29 个一级行业中排于第2 位。本周剔除停牌公司外,建筑行业共52 家公司录得上涨,数量占比43%;本周涨幅超过行业指数涨幅(+1.57%)的公司数量为29 家,占比24%。虽然本周行业指数排名靠前,但本周录得上涨家数和涨幅超过行业指数涨幅的家数较上周均有较大程度的下跌,体现出明显结构化特征。从本周涨幅结构来看,涨幅排名前10 标的仍以中小市值标的为主,其中地方路桥建设及勘查设计等基建相关标的表现较好,山东路桥(+14.26%)、成都路桥(+8.56%)、龙元建设(+6.35%)和苏交科(+5.58%)本周涨幅均超过5%。装饰装修相关标的延续上周表现,瑞和股份(+7.35%)及亚泰国际(+5.76%)涨幅居前。本周两家专业工程标的森特股份(+7.80%)和百利科技(+4.82%)涨幅均位于前10 范围。
本周(12 月13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19 年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9 年是新中国成立70 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推进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工作,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进一步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提振市场信心,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 周年;要辩证看待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的变化,继续抓住并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要保持战略定力,聚焦主要矛盾,把握好节奏和力度,努力实现最优政策组合和最大整体效果。会议同时指出,明年要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巩固发展“三农”持续向好形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发挥好各地区比较优势。加快经济体制改革,推动全方位对外开放等。
本周(12 月12 日)国家发改委发《关于支持优质企业直接融资 进一步增强企业债券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通知》(发改财金[2018]1806 号),宣告优质企业发行企业债券融资规则正式落地。1806 号文支持优质企业发行企业债券直接融资,鼓励优质企业将债券募集资金用于国家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加大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其中房地产业、建筑业经营财务指标参考标准为“资产总额>1500 亿元、营业收入>300 亿元、资产负债率原则上<85%”。我们认为上述政策将直接有利于大型建筑央企、部分符合要求的地方建筑国企及城投平台进一步改善融资条件,亦有望直接拉动建筑行业需求端产生增量并提振总量需求预期。自10 月31 日《关于保持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的指导意见》发布以来,各地区铁路、水利、能源、城市轨交、生态环保等领域的重大项目得到较快推进;国务院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基建补短板成重要抓手;明确规范PPP 项目中形成的政府中长期支出责任不属于隐性债务,PPP 条例亦有望于年内推出;11 月出口增速下滑,我们认为投资(特别是基建投资)仍是未来数个季度稳增长的主要、有效抓手,判断基建补短板效应或将在2019 年持续显现。
本周国家统计局和人民银行分别公布了1-11 月国民经济运行数据及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统计数据。2018 年1-11 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60.93 万亿元,同比增长5.9%,增速比1-10 月份回升0.2 个百分点。从环比速度看,11 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0.46%。其中,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3.7%,增速与1-10 月持平;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9.7%,增速与1-10 月持平;制造业投资增长9.5%,增速提高0.4个百分点,自今年3 月份以来,增速连续9 个月加快。
继1-10 月基建投资(不含电力及公用事业)增速实现2018 年内首次回升后,1-11月与1-10 月累计增速持平,保持3.7%增速水平。我们计算11 月当月增速为3.7%,较10 月当月下滑2.96 个pct(我们计算今年以来单月增速分别为1-2 月16.1%、3月10.6%、4 月11.3%、5 月2.3%、6 月2.1%、7 月-1.8%、8 月-4.3%、9 月-1.8%、10 月6.7%、11 月3.7%)。分项来看,1-11 月道路运输业投资增速达到2018 年内最低为8.5%,我们计算11 月当月道路运输业投资同比增速为-4.59%,为2018 年单月投资增速首次下滑(我们计算今年以来道路运输业单月投资增速分别为1-2月19.1%、3 月18.73%、4 月16.93%、5 月6.42%、6 月0.96%、7 月8.66%、8 月2.73%、9 月6.69%、10 月18.8%、11 月-4.59%);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速为-4.4%,降幅较1-10 扩大了0.3 个pct;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速仍下滑,但自1-9 月以来,降幅持续收窄,1-11 月较1-10 月降幅收窄了2.5 个百分点,我们计算11 月当月铁路运输业投资同比增速为16.27%,仍为今年来较高水平(我们计算今年以来铁路运输业单月投资增速分别为1-2 月3.4%、3 月-12.04%、4 月-15.78%、5 月-16.89%、6 月-7.14%、7 月-2.45%、8 月-22.5%、9 月-9.98%、10 月18.83%、11 月16.27%)。1-11 月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速较1-10 月略有提升。我们认为随前期出台的一系列基建补短板政策逐渐落实,基建投资增速企稳回升态势明显,结合近期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对补短板重点领域和相关子行业的再次强调以及PPP 项目优先支持补短板项目的消息,预计基建增速修复的趋势未来数月内仍将持续。我们判断12 月基建投资(不含电力及公共事业)增速水平仍有提升空间,维持全年增速为5%-6%水平的判断。
2018 年1-11 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1.01 万亿元,同比增长9.7%,增速与1-10 月份持平。其中,住宅投资7.8 万亿元,增长13.6%,增速回落0.1 个百分点。住宅投资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70.9%。1-11 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80.49 亿平方米,同比增长4.7%,增速比1-10 月份提高0.4 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施工面积54.72 亿平方米,增长5.7%。房屋新开工面积18.89 亿平方米,增长16.8%,增速提高0.5 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13.85 亿平方米,增长19.3%,均自5 月以来保持较快增长。
从1-11 月金融统计数据和社融数据来看,11 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81.32 万亿元,同比增长8%,增速与上月末持平,比上年同期低1.1 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54.35 万亿元,同比增长1.5%,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1.2 个和11.2个百分点;11 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25 万亿元,同比多增1267 亿元。分部门看,住户部门贷款增加6560 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2169 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391 亿元。11 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52 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3948 亿元,较10 月份社融增量环比增加108.56%。
从结构上看,银行表内信贷(人民币贷款)规模在持续增加(11 月份同比多增874 亿元),信托贷款(11 月份同比多减1901 亿元)、委托贷款(11 月份同比多减1590 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同比多减142 万亿元)等表外非标融资规模仍呈持续缩减状态,11 月表外融资规模合计同比减少3633 亿元。此外9 月份起纳入社融规模统计范围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在11 月份融资规模同比减少2614 亿元。
根据12 月13 日《经济参考报》消息, 国家发改委、交通部等部委正在编制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长江三角洲区域交通一体化发展相关规划、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专项规划等。河北、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广东等地也纷纷筹划出台一系列对接规划和政策。京津冀暨雄安新区交通建设工程、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建设工程等多个重大工程加速推进。据悉,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投资基金、长三角产业创新股权投资基金等正在发起设立,未来将推动区域内基础设施发展、产业资源、创新资源等优化重组。
我们认为本次发展规划的制定是对11 月29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的贯彻落实,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新时代国家重大战略之一,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交通建设将是重中之重,随基础设施项目的推进落地,布局长三角区域的基建设计和建设标的有望受益。
在我们的分析框架中,建筑行业估值更多反映出景气度变化预期,而2018 年以来建筑行业整体行情低迷主要反映出市场对于投资增速的悲观预期,即对于建筑行业需求端两大方向基建及房地产在经济发展动能转换,清理PPP 项目、规范地方政府融资行为、资管新规下表外融资的逐步缩减背景下增长边际的递减预期。此预期受到政策变动的影响较大,但实质已在2017 年以来的一年半时间内已得到了较为充分的消化。尽管5 月以来的基建投资增速达到了近年的低值,但当前财政及货币均有望边际宽松的形势验证了此前我们对于2018 年下半年投资增速、财政支出力度、企业信用及融资环境边际改善的乐观预期。进入8 月以来,我们相继看到:川藏铁路规划建设全面启动,各地稳投资方案积极推进,年内铁路投资或重返8000 亿元,长春、苏州等部分地区城市轨交建设规划获批,一批西部开发重点工程项目也已在近期推出,我们判断后续相关基建项目进度或有望密集、加快推进。
同时,建筑行业的投资逻辑正在悄然发生变化:(1)市场担心的政策收紧已经不复存在,“政策底”或“政策边际改善”的结论可下,有助于提升建筑行业的估值空间,助力建筑行业的估值修复;(2)市场关注的建筑企业融资环境悄然变化,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和定向宽松的货币政策将有助于建筑企业融资,在一定程度上弱化利率上行成本高企的冲击和缓解"融资难"窘境。(3)市场关注的建筑企业业绩增速下滑预期有望提前改变,融资环境变化导致项目进度不及预期,建筑企业业绩增速下滑,一旦融资环节改善,建筑企业业绩增速有望止跌回升,建筑行业磐涅重生。我们积极看好下半年基建增速的修复,建议重点关注大建筑央企、地方路桥企业、生态园林企业等投资机遇。
■统计局发布11 月份经济数据,1-11 月基建投资增企增速稳维持3.7%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8 年11 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1-11 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609267 亿元,同比增长5.9%,增速比1-10 月份回升0.2个百分点。从环比速度看,11 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0.46%。其中,民间固定资产投资378432 亿元,同比增长8.7%。制造业投资增长9.5%,增速提高0.4 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110083 亿元,同比增长9.7%,增速与1-10 月份持平。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3.7%,增速与1-10 月份持平。其中,水利管理业投资下降4.4%,降幅扩大0.3个百分点;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1.4%,增速提高0.1 个百分点;道路运输业投资增长8.5%,增速回落1.6 个百分点;铁路运输业投资下降4.5%,降幅收窄2.5 个百分点。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投资同比增长5.8%,增速与1-10 月份持平;中部地区投资增长10%,增速提高0.1 个百分点;西部地区投资增长3.9%,增速提高0.7 个百分点;东北地区投资增长0.7%,增速回落0.2 个百分点。
我们认为1-11 月份基建和房地产投资的企稳以及制造业投资增速的持续上扬对固定投资均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
核心观点及投资建议
建筑反弹仍在路上。当前建筑行情反映政策边际改善下的估值修复,未来建筑行情能走多远主要取决于:政策持续回暖+行业基本面支撑+上市公司业绩释放。
重点推荐:
1) 基建任务主要承担力量、估值及信用优势显著、累计调整幅度较深的大建筑央企【中国铁建】、【中国中铁】、【中国交建】、【中国建筑】、【葛洲坝】等;
2) 主要地方路桥建设企业,【安徽水利】、【山东路桥】等;
3) 生态园林建设主要受益公司【东珠生态】(国家湿地公园第一股,现金流好,负债率低,业绩确定性强)、【岭南股份】(“园林+”典范,文旅大有亮点,订单成倍增长,业绩持续释放,估值优势显著)等;
4) 民企融资政策主要受益公司,判断其因信用问题导致的估值折价有望得到一定程度修复,建议关注【苏交科】、【东方园林】等重要标的;
5) 油价上涨趋势较为明确,油气开采服务及化学工程子行业或有望受益于相关石油、石化企业经营景气度提升趋势下的资本开支增加,建议关注【中国化学】等。
■风险提示:经济下行风险、PPP 推进不及预期、固定资产投资下滑、地方财政增长缓慢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