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研报附件
兴业证券-万华化学-600309-PMMA与MMA项目投产,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提升产业链布局进一步完善-190110.pdf
大小:1199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兴业证券-万华化学-600309-PMMA与MMA项目投产,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提升产业链布局进一步完善-190110

兴业证券-万华化学-600309-PMMA与MMA项目投产,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提升产业链布局进一步完善-190110
文本预览:

《兴业证券-万华化学-600309-PMMA与MMA项目投产,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提升产业链布局进一步完善-190110(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兴业证券-万华化学-600309-PMMA与MMA项目投产,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提升产业链布局进一步完善-190110(7页).pdf(7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投资要点      
        事件:2019  年  1  月  9  日晚万华化学公告称其烟台工业园  5  万吨/年  MMA(甲基丙烯酸甲酯)项目、8  万吨/年  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项目于近期竣工投产,产出合格产品。
        点评:万华化学利用  C4  平台叔丁醇原料资源转产  MMA,并进一步生产光学级  PMMA  产品,系自身强技术研发实力变现;公司可充分利用  C4平台原料优势、烟台工业园综合成本优势,进一步打造高附加值多元化产品集群,完善产业链布局并获取丰厚利润回报,深化综合型化工企业转型。
        MMA  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原料,60%以上用于生产  PMMA,其他应用包括PVC  改性剂、树脂与乳业产品等。PMMA  俗称有机玻璃,以其高光学清晰度(透光性高于玻璃)和优异的耐候性而著称,二战期间首先被应用于飞机的挡风玻璃、坦克驾驶室的视野镜等;目前其下游应用广阔,主要领域包括广告(占  30%)、建筑(占  28%)和汽车、家电、光学媒体(各  10%左右)等,典型产品诸如照明装置、玻璃和卫浴、内部发光的标识牌、尾灯镜、仪表盘盖、微波炉窗等。
        MMA:中国环保压力下,C4  生产法竞争优势加强;研发优势与  C4  平台优质叔丁醇产品资源助力万华跻身  MMA  领先生产企业之列。
        目前全球范围内  MMA  生产以传统的丙酮氰醇路线(C3  路线,或称  ACH法)为主占全球产能  61%,异丁烯路线(C4  路线)占  31%,另有少量  C2路线(BASF  工艺、Lucite  工艺);而国内产能则主要为  C3  路线占  75%。C2  路线工艺拥有企业不对外转让技术,企业对  C3、C4  路线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原料获取难易与成本。由于  C3  路线生产中涉及剧毒高腐蚀的氢氰酸与浓硫酸(危险性高、难获取、耐腐蚀装置投资大),且会生产大量副产品硫酸氢铵需要配套大型废液处理回收装置,因此在中国环保趋严的大背景下,2016  年后国内规划新建产能更多地选择  C4  路线生产  MMA。
        2017  年全球  MMA  产能  462  万吨(13-17  年  CAGR=2.7%),需求  412  万吨(13-17  年  CAGR=3.3%),供需增长基本相平衡;多数全球大型企业产能10-20万吨左右。2017年中国MMA产能86万吨(13-17年CAGR=10.9%),共  10  家生产企业;但同年国内产量仅  61  万吨(13-17  年  CAGR=18.5%),需求  70  万吨(13-17  年  CAGR=7.2%);导致国内高产能低产量且产不足需依赖进口的原因主要系大部分  MMA  企业的产品质量无法达到高端客户的需求,另外  C3  路线生产受到丙烯腈装置负荷约束(C3  路线的必需原料氢氰酸最为经济合理的来源是丙烯腈装置副产)与  C4  路线的异丁烯原料供应,以及新装置磨合等因素都形成限制。未来五年,全球范围的  MMA  扩产主要集中于中国,目前已有明确扩建计划的产能达  53  万吨(其中  C4  法占  56%)。当前MMA  仍然拥有较好的盈利水平,且收环保政策影响行业高收益有望持续;后续随  MMA  产能于中国的扩建不断铺开,预计项目收益将有所回落。
        万华化学现有石化装置副产  64  万吨叔丁醇,目前作为外销品  MTBE  的生产原料使用;由于  MTBE  作为汽油添加剂的应用可能减少,叠加炼化一体化项目的崛起,MTBE  在未来几年盈利可能在较低水平。部分过剩的  MTBE  已通过裂解制备异丁烯而推动后者产能较快增长;而万华基于自身平台优势与研发优势,将叔丁醇脱水制备高纯异丁烯并进一步氧化生产  MMA  产品。根据环评信息,万华化学依叔丁醇产品量拟建设  15  万吨异丁烯法路线  MMA  装置(一期  5  万吨投资额  13.9  亿元为本次投产项目,二期  10  万吨投资额  19.8  亿元),共用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测算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后)为  12.51%;另外山东省新旧动能转化项目公示中万华规划远期  MMA  产能合计  25  万吨。进入  MMA  行业可以延伸叔丁醇产品链,提高产品附加值、进一步多元化万华  C4  石化平台产品结构;并且万华化学有望通过烟台产业园一体化的综合成本优势、C4  平台的原料掌控力优势与技术优势充分降低  MMA  的综合生产成本。
        PMMA:原料质量、聚合工艺限制,国内高端  PMMA  大量依赖进口;万华自行配套原料  MMA  装置、利用连续本体聚合先进工艺打造强竞争力。
        PMMA  生产工艺有悬浮聚合、乳液聚合、连续本体聚合三类,依产品需要而择取。悬浮聚合和溶液聚合体系含有大量溶剂,因此制得的  PMMA  含有一定量的杂质,无法用于液晶导光板、光纤通信等高端领域;然而由于这两种聚合体系的黏度相对较低,比较容易控制传质、传热,工艺设备要求较低,因此这两种方法国内使用仍较为普遍。高端的光学级  PMMA    品种需要采用连续本体聚合工艺技术生产;该工艺对透光率、热稳定性、产品纯净度要求严格,技术对设备和工艺的要求苛刻,存在传质、传热和聚合转化率控制等技术难点。于  PMMA  产品质量而言,聚合工艺与原料  MMA  质量是为关键;多数国际  PMMA  生产企业自行配套  MMA  生产装置。
        2017  年全球  PMMA  产能  300  万吨,未来预计全球产能温和增长,复合增长率约  2-3%;全球  PMMA  的生产商主要集中于东亚(占  65%)、北美(占  16%)和西欧(占  13%),全球五大企业奇美、三菱丽阳(含璐彩特)、赢创、阿科玛、住友化学合计产能占比  60%。同年全球  PMMA  需求  231  万吨,PMMA的下游领域建筑、汽车、电子产品、广告的发展与宏观经济兴衰息息相关,预计未来  PMMA  需求复合增长率  3-4%;其中  PMMA  树脂占  70%(中国比例约  61%),一半以上  PMMA  树脂用于生产亚克力板。PMMA  的最大特点是透明性和光学性,因此在对光学性能要求高的领域具有明显优势,而在对光学性能要求较低的领域则面临低成本的可替代品竞争;来自聚合物(以  PC为主)的替代威胁将使  PMMA  价格整体趋于稳定。
        2017  年中国  PMMA  产能  75  万吨,其中以台商、外商企业为主(约占  60%),另有较多小规模企业;同年需求  82  万吨,产能不足于需求并且现有产能开工率仅  8  成左右。技术问题仍为开工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大量本土的  PMMA  生产企业只能生产普通级别产品(缺少稳定供应与高质量的  MMA  原料,对连续本体聚合技术掌握有限),高质量的光学级和抗冲级  PMMA  产品主要依靠进口;中国  PMMA  的年进口量达  20  万吨级别(出口量约  1.5  万吨)。        
        根据环评信息,万华化学本次投产为单条  8  万吨光学级  PMMA  项目(投资额4.1  亿元,财务所得税后内部收益率  37.6%)采用连续本体聚合工艺;另外山东省新旧动能转化项目公示中万华规划远期  PMMA  产能目前合计  15  万吨。万华工业园拥有丰富的  C4  资源,开发  C4  下游产品是消耗过剩产能和提高产品附加值的最好途径;在万华的战略规划中,MMA  是  C4  下游产业化进展最快的项目,其主要用于  PMMA  产品的生产;开发  PMMA  产品可进一步提高MMA  的附加值,延伸  C4  产业链,降低单一产品的市场风险,发挥产业链一体化的成本优势。并且,随着国内电子、汽车等产业的发展,光学级  PMMA产品的需求更加旺盛;万华化学自行配套原料  MMA(PMMA  对  MMA  单耗接近  1)、拥有先进的连续本体聚合工艺可生产高质量的光学级高端  PMMA产品,打造强竞争实力。
        维持“买入”的投资评级。万华化学是中国化工行业少有的掌握国际前沿制造技术、管理优势突出的全球性龙头企业。MDI  为寡头垄断市场,新建装置技术难度大、建设周期长;万华化学依赖于持续的研发攻关成功实现技术突破,有望在较短时间内实现  80  万吨级的产能飞跃,并建设  40  万吨美国一体化工厂,全球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公司  C3/C4  石化装置运行平稳,LPG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在建  100  万吨乙烯装置有望协同强化聚氨酯板块优势,加深石化产业链布局。18  年以来公司  7  万吨  PC、30  万吨  TDI、8  万吨  PMMA与  5  万吨  MMA  项目陆续投产,未来随着  PC  二期、SAP、水性涂料、合成香料、ADI  等多个新项目陆续落地,产品类别进一步多元化、产业链配套及布局进一步完善。当下公司正积极推进整体上市事宜,整合  MDI  等优质资产、改善治理结构;助力自身向全球聚氨酯龙头、中国重要烯烃及衍生物供应商等高远目标大步迈进。考虑资产重组,我们预测公司  2018~2020  年  EPS  分别至  5.70、6.38、6.63  元。
        风险提示:  全球宏观经济不及预期的风险,MDI  技术扩散的风险,产品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本次交易最终未获批准的风险。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