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证券-信用策略半月谈:“资产荒”视角下的“信用热”-190122

《兴业证券-信用策略半月谈:“资产荒”视角下的“信用热”-190122(1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兴业证券-信用策略半月谈:“资产荒”视角下的“信用热”-190122(12页).pdf(1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投资要点
全面降准后资金宽松,信用一级市场投资者认购热情高涨,似乎嗅到了16 年时的“资产荒”的味道。本文从当前的信用热现象说起,并通过对比 12 年及 16 年出现过的“信用热”与当前的异同,最后提出我们的信用债投资策略。
近期信用债一级市场频现抢筹,供需两旺。1 月 7 日以来,信用债一级市场的发行利率快速下行,投资者认购热情高涨。信用债的总体净供给改善明显,且净融资改善主要体现在 AA+及以上评级的优质主体。
缘何出现信用热?在流动性充裕叠加对未来经济下行预期以及优质资产减少的“资产荒”背景下,“信用热”应运而生。但是由于宽信用传导的受阻和投资者风险偏好的下行,本轮的“信用热”等级分化明显。
以史为鉴,12 和 16 年的“信用热”。12 年和 16 年信用债净供给情况较前期明显改善,各等级信用债发行利率和信用利差都有明显下行。但两轮信用热特征有所不同:1)16 年信用热在负债与资产两个层面体现出“资产荒”特征:资产端高息的非标稀缺;负债端同业和理财大幅扩张,金融杠杆回升,负债非常充沛;2)12 年信用热的上半年亦出现过“经济下行、流动性充裕、负债扩容”的情况,不同点在于 12 年下半年经济开始温和复苏下延续的高收益债行情。
本轮“信用热”有何不同?本轮与 16 年“经济下行、流动性充裕、缺乏风险-收益匹配的资产”的资产荒背景特征相似,但与 12 年和 16 年相比,本轮负债端难有明显扩张,投资者的风险偏好较低,这也导致“信用热”集中在对中高等级优质信用债的追逐。要期待信用债出现类似 16 年的估值水平也是非常困难的。负债成本下行偏慢,也制约资产端收益率的快速下行。
信用债投资策略:1)流动性宽松,信用债票息和杠杆策略价值是确定的。由于 18 年去杠杆和融资环境的恶化,高等级向中等级传导明显偏慢(真正开始传导在 9 月底才显现),当前正在修复的过程中,中等级等级信用价值提升。2)在投资领域上,永续债、优质地产债、龙头民企债等超额价值提升。从基本面出发,由于企业的盈利底尚未出现,信用风险并未得到完全缓释,部分主体的信用风险仍然存在,因此垃圾债还没到最好的投资时点(垃圾债最好的投资时点是宽货币向宽信用实现了传导、企业盈利回升的环境),不建议过度下沉信用资质。
风险提示:基本面变化超预期;监管政策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