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银国际-五大方面深度解读《政府工作报告》:春未老,且将新火试新茶-190306

《招银国际-五大方面深度解读《政府工作报告》:春未老,且将新火试新茶-190306(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招银国际-五大方面深度解读《政府工作报告》:春未老,且将新火试新茶-190306(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3 月5 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京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向大会作2019 年《政府工作报告》(下称《报告》)。克强总理回顾了2018 年国务院的主要工作,并对2019 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政策取向和政府的重点工作进行了系统性陈述。我们对《报告》主要内容简评如下:
增长目标:经济下行容忍度提高,就业目标重要性上升
GDP 增长目标设定为6-6.5%。增长目标由“点”变为“区间”,表明中央对经济增速下行容忍度有所提高,更关注经济增长的质量。这意味着政府不必采取“大水漫灌”或是粗放投资的方式达成经济增长的“点目标”。但政府仍有稳增长的诉求,将“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不会容忍经济增长失速下滑至6%以下。
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就业目标重要性上升。《报告》指出,“今年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中排序仅次于GDP。就业目标方面,城镇新增就业1,100 万人和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的目标保持不变,而城镇调查失业率目标表述则由去年的“5.5%以内”放宽至“5.5%左右”,一定程度体现出今年就业可能面临的压力。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2018 年全年CPI 同比增长2.1%,处于温和区间。今年CPI 上行风险主要来源于猪周期,但受制于终端需求较弱,全年通胀大概率保持温和,达成目标问题不大。
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注重提质增效、激发微观主体活力
上调财政赤字率至2.8%。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赤字率拟按2.8%安排,比去年预算高0.2 个百分点,低于市场预期的3%;财政赤字由去年2.38 万亿调升至2.76 万亿,其中地方政府赤字较去年目标调升1,300 亿元,中央赤字提升2,500 亿元。《报告》提到,赤字率目标的设定考虑到“为今后可能出现的风险留出了更大的政策空间”。
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2.15 万亿,比去年增加8,000 亿。新增地方专项债额度也低于市场预期,但其使用范围却有所扩大,这有助于在控制地方债务规模的同时保障重点项目建设的资金需求。《报告》也提出,“继续发行一定数量的地方政府置换债券,减轻地方利息负担”。
财政政策的主要发力点在于2 万亿的减税降费措施。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明确指出,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措施。减税降费规模基本符合预期,进一步凸显出政府“放水养鱼”、减轻企业经营负担、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政策意图。《报告》明确指出,“各级政府要过紧日子”,确保减税降费效果,“坚决兑现对企业和社会的承诺”。
此次2 万亿减税降费大致由以下4 个方面构成:(1)增值税:将制造业等行业现行16%的税率降至13%,将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行业现行10%的税率降至9%,初步测算可减税约8,000 亿;(2)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可由现行的20%降至16%,大致可降低企业社保负担5,000 亿;(3)个税:在前期改革的基础上今年可望降低居民税收负担4,000 亿;(4)年初针对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降费规模约2,000亿。
基建投资可能不及预期。《报告》中基建相关目标相较上年并无大幅调整。2019 年计划完成铁路投资8,000 亿(提高680 亿)、公路水运投资1.8 万亿(持平)。虽然《报告》提及“适当降低”基建项目资本金比例,吸引民间资本参与重点项目建设,但赤字率与专项债发行规模均不及预期,叠加大规模减税降费,财政资金来源将制约基建投资发力。《报告》指出,今年财政支出将增长6.5%,增速较2018 年回落2.2 个百分点。这也表明粗放投资托底经济的方式并非当前的政策方向。
稳健的货币政策松紧适度,疏通传导机制、降低实体融资成本
《报告》进一步淡化了M2、社融增长目标。《报告》并未明确给出M2 和社融具体增长目标(与上年一致),提出M2 和社融增速“要与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增速相匹配”。2012 年至2016 年,我国M2 和社融同比平均高于名义GDP 同比 4.15、7.34 个百分点。2018 年末我国M2 和社融增速(分别为8.4%、10.4%)与名义GDP 增速相若(9.69%),指向未来M2 和社融增速仍有上行空间,流动性有望保持合理充裕。这一表述同时也意味着货币政策调控将不再局限于数量型指标,而是兼顾数量和价格两方面。
着力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报告》明确提出,“适时运用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数量和价格手段,引导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投放,降低贷款成本”,“降低实际利率水平”,缓解企业融资“难”和“贵”两方面的问题,明确提出“今年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要增长30%以上”的目标,并将“加大对中小银行定向降准力度”以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贷款。未来央行可能会继续通过降准、TMLF 以及适时下调公开市场操作利率等操作,改善企业融资状况。
政策取向:弱化“三去”政策,强调市场化、创新、开放
《报告》响应去年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度明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巩固、增强、提升、畅通”的八字方针,即巩固“三去一补一降”成果、增强微观主体活力、提升产业链水平、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在此“八字方针”下:
“三去”政策逐步弱化。《报告》中并没有再着重强调“三去”政策,而是更加强调要“精准发力”,提出防范化解中大风险要强化底线思维,在坚持结构性去杠杆的过程中,防范金融市场异常波动,稳妥处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强调市场化原则。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市场化改革分别为2019 年政府工作任务第二条和第八条。《报告》强调“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的形式”,要“促进公平竞争”,“加快国资国企改革”,尤其是“按照竞争中性原则”,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发展。
坚持创新引领发展。一方面,要激活企业,促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另一方面,要激活人才,改革完善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机制,发挥我国人力人才资源丰富的优势。
畅通国民经济内外循环。一方面,促进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持续释放内需潜力。另一方面,推动全方位对外开放,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房地产:未提棚改目标,推进长效机制建设
《报告》并未提及棚改规划具体目标。商品房库存已经大幅去化,2018 年底商品房库存面积5.2 亿平米,较2016 年初高点下降29%。年初各地大幅下调棚改目标,今年棚改对房地产销售和投资的支撑将大幅减弱,特别是在三四线城市。
持续推进房地产长效机制建设,稳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在2018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房住不炒、因城施策”的基调下, 《报告》提出,夯实城市政府主体责任,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未来一段时间“平稳健康发展”仍是房地产市场的主线。此外,“房地产税立法”从2018 年的“稳妥推进”,变为2019 年的“稳步推进”,进程有望加速。
小结
总体来看, 2019 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式强刺激”,主要将通过减税降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市场化改革、科技创新和对外开放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推动我国向“高质量发展”的新经济增长模式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