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证券-债券研究:稳增长与防风险的平衡木-190311

《兴业证券-债券研究:稳增长与防风险的平衡木-190311(1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兴业证券-债券研究:稳增长与防风险的平衡木-190311(10页).pdf(10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投资要点
2 月新增人民币贷款8858 亿,新增社融7030 亿,M2 同比8%,低于市场预期。数据的出台,对市场风险偏好及大类资产走势可能会影响较大。本文结合数据本身及政策变化,研判下一阶段的市场走势。
社融其实并不差,主要是供给节奏变化导致。
1-2 月新增人民币贷款约为4.12 万亿,明显高于近年同期水平。1)企业贷款内部,①1-2月合并后新增企业中长期贷款低于去年同期水平,指向融资需求并没有明显改善。②企业短贷和票据冲量的特征依然明显。这说明当前信贷的增量主要源于资金供给端的增加,融资需求端的改善尚不显著。2)居民贷款内部,1-2 月新增居民中长贷略高于去年同期。但整体来看,当前政策并没有明显放松地产调控的迹象,住宅销售增速中枢下行的趋势依然明确,后续居民中长贷大幅增长的可能性不高。
2 月新增社融不及预期,但合并1-2 月后新增社融规模高于16-18 年同期水平。
综合来看,1 月和2 月社融数据的落差除了春节假期的扰动以外,资金供给端的节奏变化也是重要的因素。
政策既要稳增长又要防风险,过度乐观与悲观均不可取。
政策逆周期调节,是为了对冲经济的加速下滑。1 月份社融和信贷的放量,固然有超季节性的因素,但似乎更能体现政策逆周期调节的意图。
但与此同时,政策也在加强防风险。打击票据套利和资金空转,防止大水漫灌,这导致2 月份的社融受政策监管、资金供给端影响较大。
政策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短期的增长目标,也在考虑防风险和中长期的经济结构转型,19 年继续出现信用收缩的概率不大,但要出现过快的增长的可能性也不高,除非在需求端层面出现明显的回升(短期内这个条件不大成熟),本轮“社融底”向“经济底”的传导大概率也较慢。
风险偏好有摆动,但大的机会仍需新的预期差。
金融数据出台,风险偏好有摆动。去年4 季度的大类资产表现说明市场对经济持有悲观预期,而当前市场也可能把对经济悲观预期的修复演绎到了极致。风险偏好有摆动,大类资产也存在均值修复的可能。
反映在债市上,风险偏好切换,加上流动性宽松和曲线陡峭,长端利率债存在交易性机会。但也得注意大类资产表现往悲观方向切换过头的风险,毕竟19年经济总量可能是乏善可陈但有结构性改善(主要是基建链条),长端利率大的机会仍需等到稳增长、宽信用利空政策的消退,以及新的预期差形成。
风险提示:基本面变化超预期;监管政策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