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通证通研究院-区块链行业专题报告:永续合约,通证衍生品的究极形态?-190320

上传日期:2019-03-21 17:21:46 / 研报作者:宋双杰吴振宇唐皓 / 分享者:1005686
研报附件
通证通研究院-区块链行业专题报告:永续合约,通证衍生品的究极形态?-190320.pdf
大小:1259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通证通研究院-区块链行业专题报告:永续合约,通证衍生品的究极形态?-190320

通证通研究院-区块链行业专题报告:永续合约,通证衍生品的究极形态?-190320
文本预览:

《通证通研究院-区块链行业专题报告:永续合约,通证衍生品的究极形态?-190320(1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证通研究院-区块链行业专题报告:永续合约,通证衍生品的究极形态?-190320(15页).pdf(1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导读:随着市场的发展,衍生品会随需求逐渐涌现,并逐渐发展出适应相应环境的品种。永续合约契合现阶段通证市场的特点,可以满足多方面的需求,是可能的发展方向之一。  
        摘要:  
        传统金融市场中,期货合约使用逐日盯市结算制度,每日结算盈亏,确保当日无负债。交易所通常实行会员制,以分层的形式隔离风险,保证交易所层面结算的顺利进行。同时,传统市场波动性和杠杆相对较低,市场规模大,违约风险整体可控。  
        同时,传统市场的追偿机制比较完善。虽然有上述风险控制制度,但极端情况下仍可能发生穿仓违约,这时就需要相应的追偿机制。传统市场依托法币体系,有完善的法律和规章保护经纪商权利,同时市场具有地域性,追偿成本相对较低,整体来看追偿机制比较有效,交易所和经纪商面临的对手风险可控。  
        通证市场大部分品种高波动性较高,风险资产属性强,个人投资者占比较高,更容易发生穿仓,而且立法尚不完善,监管缺失,交易所难以受到法律的保护。此外,服务机构跨国化经营比较普遍,缺乏统一的规则框架,实际上是一个离岸市场。因此,通证衍生品穿仓后难以追偿,交易所承担了更高的风险。  
        市场现阶段采取的解决方案是短周期的交割合约和穿仓分摊机制。通常,交易所会提供当周、次周和季度三种周期的合约,每周进行交割或清算,并由周期内的盈利者承担穿仓损失。为了实行穿仓分摊,交易所必须在清算前锁定交易者的收益,降低了资金利用率。历史上,穿仓分摊的发生频率较高,会使交易者蒙受损失,甚至可能导致整体的盈利变为亏损。对于套期保值和跨期套利的投资者,穿仓分摊的负面影响更加严重。  
        同时,交割合约和穿仓分摊会降低市场的活跃度。交割合约的规则相对复杂,增加了交易的成本。穿仓分摊会改变投资者的收益预期,影响其交易行为,更会严重影响套利和套保的进行,阻碍市场的专业化进程。  
        永续合约是一种不会进行最终交割的期货合约,目前的主要形式是滚动合约(Rolling  Spot  Futures),当日结算并自动展期,并由多头向空投支付资金费用。永续合约起源于1993年芝加哥商品交易所,主要面向零售市场,适合非中心化的通证市场,可以防止穿仓分摊的累积影响市场活跃度,方便进行套利和套保,是一种有益的创新。目前,永续合约市场已初具规模,交易量与市场波动性高度正相关。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