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证券-金融工程专题报告:持股类因子测试-190325

《渤海证券-金融工程专题报告:持股类因子测试-190325(1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渤海证券-金融工程专题报告:持股类因子测试-190325(12页).pdf(1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核心观点:
简介
在欧奈尔的canslim选股模型中,i代表市场机构投资者的认同度,其认为通过追踪机构投资者新买进的股票可产生一定的超额收益。本文通过数量化的方式检验了上述逻辑在A股是否有效。户均持股数、机构持股比例、前十大流通股比例是上市公司财报中披露的持股类数据,本文针对这三个指标做了单因子检查,通过检查这三个指标能否作为新的阿尔法因子的方式来验证欧奈尔canslim模型中的该部分逻辑。
因子分层测试
从分层测试结果来看,虽然这三个因子在大市值和小市值的条件下,第一层与第五层差的累计收益率均为正,但是仅大市值条件下的户均持股增速因子具有一定的分层效果。其余情况下分层效果不明显。
因子评价指标
我们测试了不同因子的T值绝对值的平均值、因子收益的平均值、IC平均值等评价指标。从因子T值来看,最高的大市值户均持增速因子T值仅为1.638,可见此类因子T值普遍不高,均未超过T值为2的阈值。
分行业测试结果
在分行业而不分大小市值的条件下,所有行业的回测T值均没有大于户均持股增速下的T值,表明该因子表现受市值风格的影响大于受行业风格的影响。
结论
上述结果表明,在本文的测试方法下,机构持股比例增速、前十大流通股比例增速的效果一般,进而证明了在conslim选股模型中i,即机构认同度因子的有效性较差。其可能的原因为上述因子一年仅三个有效的样本点,样本数据过少,而且因子季报、中报的披露时间间隔不同,导致样本范围内不同数据的有效期也不同。
风险提示
模型过度优化风险,模型失效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