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银国际-海底捞-6862.HK-18财年下半年经营杠杆显著-190401

《招银国际-海底捞-6862.HK-18财年下半年经营杠杆显著-190401(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招银国际-海底捞-6862.HK-18财年下半年经营杠杆显著-190401(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18 财年业绩符合预期,撇除上市费用净利润上升69%。海底捞净利润同比增长60%,比彭博/招银国际预测高出2%。撇除上市相关费用(8,600 万元人民币,占18 财年总销售0.5%),调整后净利润同比增长69%,较我们预期高4%。毛利率/经营利润率下降0.4/ 1.9 个百分点至59.1%/ 13.2%,主要受到18财年新开门店快速增长71%(17 财年只增长55%)所影响。但净利率可稳定在9.7%,主要受到三项因素支持:1)严谨的成本控制(差旅及相关开支/ 其他开支较我们预测低17%/ 9%);2)18 财年下半年经营杠杆好于预期;3)17财年对少数股东权益的收购。
18 财年下半年同店销售增长领先同行,强劲的经营杠杆带动税前利润同比增长60%。18 财年下半年公司同店销售增长6%(招银国际预测),上半年为6.4%,领先同业(肯德基2%、麦当劳约4.7%、合兴下滑1%和呷哺呷哺2%(招银国际估计))。在宏观因素不明朗及国内行业疲弱下,整体餐饮销售全年持续放缓(18 财年1 季度/ 2 季度/ 3 季度/ 4 季度的增长为10.4%/ 9.5%/ 9.5%/ 8.8%),但海底捞的同店销售增长仍保持韧力。此外,海底捞在18 财年下半年实现了明显的经营杠杆,其税前利润增长了60%,上半年只为17%。我们认为是归因于1)毛利率下半年同比趋平,相对上半年的同比下滑;2)下半年翻桌率增长2%至5.1 次,相对上半年下降2%至4.9 次;以及3)下半年平均售价录得4%增长至105 元人民币,上半年只增长3.4%至100 元人民币。
经营利润率拐点出现,随门店增加的拖累减低而回升。即使门店增长在18 财年下半年依然快速,达到71%,甚至比上半年的68%更快,但经营利润率在下半年仍然能环比上升2 个百分点至14.1%。我们预期新店的占比将在18-19 财年间达到高峰后,相信新店增加对利润率的摊薄会逐步减少。平均每家店的销售下滑幅度,亦由18 财年上半年的下滑8.3%及17 财年的下滑12.3%,改善至18 财年下半年的下滑4.7%。
19 财年门店扩张应保持快速。虽然海底捞没有说明19 财年的开店目标,但我们测算有可能是200 家以上的(招银国际预测为261 家,有约56%同比增长),考虑到,截止至19 年的3 月,公司已有超过400 名储备店长及约200 家已签租赁合同但尚未开业的门店。
进军快速餐饮业务。海底捞以2.041 亿元人民币收购了董事长张勇先生的弟弟张硕轶先生拥有的“U 鼎”品牌,这是一家经营四川食品冒菜的餐厅。管理层相信快餐行业具有可观的发展潜力,并认为海底捞的1)创新力量,2)高规格的标准与执行力,3)组织管理与激励机制的设计能力以及4)供应链感到有信心,相信可复制至这个新的业务,并可忽略目前程度的亏损。
维持买入评级并上调目标价至27.58 港元。我们上调19/ 20 财年每股盈利预测2.2%/ 0.4%,以反映1)18 年略低于预期的销售和门店扩张,但2)运营成本和员工成本控制有更好的改善,以及3)强劲的经营杠杆。我们的新目标价是基于45 倍19 财年预测市盈率或1.1 倍PEG(受惠于强大执行力的体现,由35 倍上调)。该公司目前的估值在38 倍19 年预测市盈率,而3 年PEG 只为 0.9 倍,对比国际同业/百胜中国的2.0/1.4 倍PEG 中位数,仍然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