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泰证券-华泰金工林晓明团队每周观点:货币供应能否指示A股流动性变化-190421

《华泰证券-华泰金工林晓明团队每周观点:货币供应能否指示A股流动性变化-190421(1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泰证券-华泰金工林晓明团队每周观点:货币供应能否指示A股流动性变化-190421(10页).pdf(10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本周A 股大盘股指数表现强势,家电通信等行业领涨
本周市场重回上涨,大盘股表现强势,中证100 和上证50 再创新高,分别上涨4.23%和4.17%。本周规模指数没有表现出单调性,中证500 相对表现较弱,上涨1.68%,中证1000 上涨2.52%。主要指数中创业板指表现最弱,仅上涨1.18%。本周行业指数大多数上涨,涨幅前五的行业是家电(9.74%)、通信(8.91%)、煤炭(8.09%)、餐饮旅游(5.38%)和汽车(4.04%);有两个行业收跌,分别为房地产(-0.21%)、商贸零售(-0.62%)。
上证综指同比与累积成交量同比走势一致,通过成交量可观察A 股流动性
在之前的研究中,我们发现以上证综指为例,股票市场价格指数的同比与累积成交量的同比走势基本同步,也就是说以一个相对长期的视角来看,量价不会发生背离。累积成交量同比的计算方法为以月为单位,加总过去12 个月上证综指成交量,再对加总后的累积成交量计算对数同比。累积成交量的同比能够更直观的观察A 股成交量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A股流动性的变化。对A 股累积成交量同比的观察又能够作为辅助价格同比的指标来判断市场走势。
M1 同比与累积社融同比与A 股流动性关联较强,M2 同比相关性较弱
以上证综指累积成交量同比作为A 股流动性刻画,M1 同比在2002 年至2010 年与A 股流动性变化的相关性较强,基本上同步运行。累积社融同比与上证综指累积成交量同比在2004 年至2012 年同步性较好。M2 与A 股市场流动性的相关性较弱,仅在2008 年11 月至2010 年12 月短暂的两年左右同步性较强。但是,M1 同比和累积社融同比与A 股流动性的关系也并不稳定。2013 年后,M1 与A 股流动性走势逐渐开始背离。同时,累积社融同比也与A 股流动性出现背离。但是从历史上来看,M1 与累积社融同比在大多数情况下与A 股流动性走势比较一致。
股市流动性存在自身的逻辑,不能简单应用M1 和累积社融同比进行择时
M1 同比和累积社融同比对A 股流动性的变化具有指示作用。但是不能机械的认为M1 同比和累积社融同比的增加就会带来A 股流动性改善。15 年下半年M1 同比与累积社融同比都开始上升,但A 股依然处于熊市当中。同时,2015 年上半年的牛市也没有在M1 和社融数据上找到端倪。这说明股票市场的流动性存在一定自身的逻辑,并不完全与货币供应和信贷投放挂钩。大部分情况下,M1 同比和累积社融同比的上升能够带来A 股流动性的改善,因此这两个指标可以作为参考指标来对A 股流动性进行判断,但要注意防范出现类似15 年一样的背离。
美股的风险尚未充分释放,未来可能出现大幅下行,A 股也将面临考验
统计18 年以来主要国家股票指数的区间最大回撤,其中,以上证综指、越南胡志明指数为代表的新兴市场指数跌幅都在30%附近,而且是18 年初见高点以后就一直处于震荡下行走势,而以美股三大指数为代表的发达市场股票指数回撤幅度均在20%附近,而且集中出现在18 年四季度。换言之,作为本轮基钦周期强势资产的代表,美股三大指数回调的空间和时间都相对有限,风险并未充分释放。就像一轮熊市中,市场见底的标志往往是强势板块的补跌,只有美股充分回调后,全球股市才具备全面上涨的基础。定量建模结果也显示美股未来或有大幅下行风险,A 股也将面临考验。
风险提示:模型根据历史规律总结,历史规律可能失效。金融周期规律被打破。市场出现超预期波动,导致拥挤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