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证券-生物基材料行业专题报告:能源结构转型进行时,生物基材料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210909

《光大证券-生物基材料行业专题报告:能源结构转型进行时,生物基材料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210909(1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大证券-生物基材料行业专题报告:能源结构转型进行时,生物基材料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210909(18页).pdf(18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能源结构转型进行时,生物基材料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2020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 此后,各地碳中和相关政策陆续落地,碳中和成为国家重要战略目标。 根据测算,我国第二产业碳排放量占比最高,主要来自于制造业,而化工行业碳排放量在制造业中占比较高,且增速仍处于高位,这意味着为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目标,化工行业碳减排刻不容缓。 在石化资源走向枯竭、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全球面临能源结构转型的背景下,合成生物学成为近年来发展最为迅猛的新兴前沿交叉学科之一,而生物基材料作为合成生物学的重要应用方向之一,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 生物基材料是利用谷物、豆科、秸秆、竹木粉等可再生生物质为原料制造的新型材料和化学品,由于其绿色生产、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等特点,生物基材料已成为快速成长的新兴产业。 相较于传统材料,生物基材料能有效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例如,生产1kg尼龙-56碳排放量相比生产1kg尼龙-66少4.31kg。 根据全球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预计,到2030年,全球将有大约35%的化学品和其他工业产品来自生物制造,生物基材料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 生物基材料开辟化纤发展新路径,尼龙-56发展潜力可期:己二腈是化学法生产尼龙-66的重要原料,目前,生产己二腈的成熟工艺仍由少数国外企业掌握,国内化工企业尚未大规模投产,己二腈行业长期呈寡头垄断格局。 我国是尼龙-66消费大国,但受制于原材料己二腈被国外企业垄断,每年仍需进口大量尼龙-66。 在这样的背景下,以生物基路线制备尼龙-56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尼龙-56不仅在手感、强度、耐磨性等方面与尼龙-66持平,而且在工艺、性能等方面优于尼龙-66,可以很好地替代尼龙-66。 尼龙-56可以由化学法和生物法制备所得,相较于化学法,生物法不仅碳排放量更低,还提高了转化率,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具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更重要的是,发展尼龙-56可以绕开国外公司对上游原料己二腈的供应限制,有利于我国化纤行业未来发展。 此外,戊二胺作为以生物法制造尼龙-56的重要原材料之一,目前尚未实现量产,随着尼龙-56市场的冉冉升起,戊二胺市场未来成长潜力同样值得期待。 生物法成LCDA主流制备工艺,凯赛生物垄断全球市场:长链二元酸(LCDA)通常指碳链上含有十个及以上碳原子的脂肪族二元羧酸,是合成工程塑料、热熔胶、香料、耐寒性增塑剂、液晶等产品的主要原料。 以生物发酵法制备长链二元酸具有条件温和、污染小、成本低等多方面优势,已成为主要的长链二元酸制备路线。 目前,国内仅有凯赛生物具有量产LCDA的能力,生物法助凯赛生物弯道超车,公司长链二元酸产品的全球市占率达到80%,处于绝对垄断地位。 随着化学合成法制备长链二元酸的逐步淘汰,新日恒力等新竞争者有意加入LCDA的生产,生物发酵法应用空间广阔,LCDA市场前景乐观。 投资建议:在全球能源转型的背景下,生物基材料可以有效减少碳排放,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化纤行业开辟生物法制备尼龙-56新路径,生物法成为LCDA主流制备工艺。 建议关注1)在LCDA市场具有绝对垄断地位的凯赛生物;2)新建生物基材料项目投产在即的新日恒力。 风险分析:能源及原料价格波动风险,产品推广不及预期风险,技术人员流失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