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证券-环保行业重大事件快评:垃圾分类加速推进,推动固废产业链协同发展-190618

《国信证券-环保行业重大事件快评:垃圾分类加速推进,推动固废产业链协同发展-190618(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信证券-环保行业重大事件快评:垃圾分类加速推进,推动固废产业链协同发展-190618(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项:
2019 年 6 月 3 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对垃圾分类公司做出重要指示,明确推行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019 年 6 月6 日,住建部等 9 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明确到 2020 年,46个重点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到 2025 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国信环保观点:1)面临日益严重的“垃圾围城”问题,大力推进垃圾分类迫在眉睫。2)鉴于上海的门户地位,相较而言更高的群众素质以及全国第二多的垃圾产生量,将上海作为垃圾试点城市有必要性和现实性。3)垃圾分类是一场持久战,需要长时间习惯的培养、严厉处罚措施的执行、居民整体素质的提高等多方面因素配合。4)投资建议:垃圾分类将推动整个固废产业链的协同发展,重点推荐上游环卫设备制造商龙马环卫、垃圾中转及处置标的上海环境、瀚蓝环境、湿垃圾处置企业维尔利以及再生资源回收龙头中再资环。
评论:
垃圾分类迫在眉睫,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将全面启动垃圾分类工作,上海成为垃圾分类先行城市
作为垃圾生产大国,我国早在 2004 年即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垃圾制造大国。据统计,目前我国垃圾年生产量为 4 亿吨左右,并以每年 8%的速度递增。随着城市生活垃圾的与日俱增,众多城市面临着“垃圾围城”的窘境,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作为解决垃圾处理问题的重要前端举措,大力推行垃圾分类迫在眉睫。
我国垃圾分类最早可追溯到 20 世纪 90 年代,当时主要是通过废品回收行业回收玻璃、电池等有价值的回收物,但民众意识缺乏,垃圾回收效率低下。2000 年 4 月,国家建设部首次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 8 个城市确定为全国垃圾分类试点城市,但由于监管力度薄弱、公众意识欠缺等原因,截止 2008 年,深圳、杭州、南京、桂林、广州、厦门 6 个试点城市垃圾分类率都未超过 15%,其中深圳、杭州、南京、桂林 4 个试点城市分类比例不足 5%。此后,广州、上海等试点城市开始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推行垃圾不落地收运模式、建立绿色账户机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我国垃圾分类缺乏刚性约束和制度规范,垃圾分类工作仍未取得实质性突破。
自 2016 年开始,习总书记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垃圾分类重要性。各部门纷纷出台相应政策响应号召。2019 年 6 月 6 日,住建部等 9 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通知对各城市垃圾分类进程做出明确规定,垃圾分类立法进程不断加速,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将全面启动垃圾分类工作。据《2018 年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环境污染环境防治年报》统计,2017 年,我国 202 个大、中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达 20194.4 万吨。其中上海垃圾产生量为 899.5 万吨,位居第二,仅次于北京。同时,鉴于上海的门户地位,相较而言更高的群众素质,将上海作为垃圾试点城市有其必要性和现实性。
上海即将步入垃圾强制分类时代,四分类法规范投放标准,处罚措施趋严
2019 年 1 月上海市颁布《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于 2019 年 7 月 1 日正式开始实施。条例明确规定个人混合投放垃圾,今后最高可罚 200 元;单位混装混运,最高则可罚 5 万元,被誉为 “史上最严”垃圾分类条例。此项条例意味着上海正式步入垃圾分类“有法可依”时代。上海垃圾分类政策两大要点如下:
生活垃圾四分类:上海市依据法规将生活垃圾分为四类: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干垃圾;其中可回收物是指废纸张、废塑料、废玻璃制品、废金属、废织物等适宜回收、可循环利用的生活废弃物;有害垃圾是指废电池、废灯管、废药品、废油漆及其容器等对人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者潜在危害的生活废弃物;湿垃圾,即易腐垃圾,是指食材废料、剩菜剩饭、过期食品、瓜皮果核、花卉绿植、中药药渣等易腐的生物质生活废弃物;干垃圾,即其它垃圾,是指除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以外的其它生活废弃物。
法规细化,处罚严厉:一方面《条例》相当细化,从生活垃圾的投放、收集、运输、处置等每个环节,都对各主体的权责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另一方面,处罚措施严厉。处罚措施不仅覆盖收集、运输、处置的整个产业链,同时包含单位和个人。在投放端,个人混合投放垃圾,今后最高可罚 200 元;单位混装混运,最高则可罚 5 万元。旅馆、餐饮提供者或者餐饮配送服务提供者主动向消费者提供一次性用品,最高可罚五千元。同时,违反规定的个人和单位除被处以罚金外,很有可能被纳入失信名单。在收集、运输端,未按规定进行收集、运输的单位,最高可罚五万元,情节严重者将被吊销服务许可证。而未按要求将生活垃圾运送至指定场所的,最高可罚十万元。在处置端,未按规定分类处置的,最高可罚五十万元,情节严重者,将被吊销服务许可证。
与上海不同,在前端分类环节,深圳市将垃圾分为废弃玻璃、金属、塑料、纸张和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废旧家具、废旧织物、年花年桔、果蔬垃圾、绿化垃圾、餐厨垃圾九大分流体系,并有针对性地推出不同的处理方案,其处罚措施也将更为严厉。据《深圳经济特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规定(草案)》规定,个人未按规定投放生活垃圾的最高将被处以一千元罚款,而单位违反规定,最高将罚款五万。
投资策略
近期出台的一系列文件,表明政府已经意识到垃圾分类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此次垃圾分类重视程度之高、推广力度之大超出预期,对于垃圾分类前端制造、中端收运、后端处置等固废产业链都将产生积极影响。1)垃圾分类由“鼓励”转变为“强制”,上游国内环卫设备制造商将优先受益,垃圾分拣、垃圾中转设备需求有望提升,重点推荐上游环卫设备制造商龙马环卫。2)垃圾分类利于垃圾焚烧企业焚烧效率的提升以及湿垃圾处置市场的爆发,下游垃圾焚烧企业和湿垃圾处置企业产能有望加速释放,重点推荐垃圾中转及处置标的上海环境、瀚蓝环境以及湿垃圾处置企业维尔利。3)垃圾分类加速再生资源回收市场需求释放,重点推荐中再资环。
风险提示:政策推进力度低于预期;政府补贴资金不足;处置产能建设进度不及预期;各地区推进进度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