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通证券-期权小课堂第2期:隐含波动率计算方法比较-190701

《财通证券-期权小课堂第2期:隐含波动率计算方法比较-190701(1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通证券-期权小课堂第2期:隐含波动率计算方法比较-190701(13页).pdf(1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投资要点:
隐含波动率计算中标的价格及剩余时间的选择探讨
隐含波动率是期权蕴含的对标的波动率水平的预期,可以由期权价格(V),标的价格(S)、执行价格(K)、利率(r)、剩余时间(T)这 5 个数据反解得到。其中标的价格可以选用实际价格与合成价格,而剩余时间可以选用日历日或者交易日。使用不同的数据会造成最后得到 IV 结果有所不同。
1. 选择:实际价格 vs 合成价格
以实际价格计算时,欧式看涨期权比欧式看跌期权更贴近市场波指,但是当以合成价格计算时,两者差异不明显。
总体来看,用合成价格计算的隐含波动率比用实际价格计算更加贴近市场波指。
2. 选择:日历日 vs 交易日
一般情况下,日历日与交易日计算并无太大差异,在普通交易日期间,隐含波动率变化量相对较小。
在节假日前后,日历日和交易日计算差异比较明显。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供的信息仅供投资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