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宏观观察2021年第57期(总第380期):当前我国基础设施投资增长形势与未来走势分析-210914

《中国银行-宏观观察2021年第57期(总第380期):当前我国基础设施投资增长形势与未来走势分析-210914(1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银行-宏观观察2021年第57期(总第380期):当前我国基础设施投资增长形势与未来走势分析-210914(15页).pdf(1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今年以来基础设施投资表现低于市场预期,增长势头还有所放缓,从资金来源角度看主要在于财政等资金支出偏慢,PPP项目净增投资额仍低于疫情前水平,严监管下城投债净融资额下降。 从项目角度看,大部分地区基础设施项目计划数、计划投资额均有所增加,今年基础设施投资增长存在一定的项目基础。 从主要的资金来源看,PPP项目落地率提升、城投债融资放缓将分别形成向上、向下的拉动作用,同时财政支出进度将是影响基础设施投资增长的重要因素。 通过对不同财政支出进度情形预测,全年基础设施投资增速预计在3.5%-5%。 未来需要通过加快预算内投资和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进度、推动PPP项目落地等方式稳定基础设施投资增长今年以来我国基础设施投资增速低于预期2018年以来,我国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开始明显放缓,从过去的两位数增长降至个位数,2019年基础设施投资(含电力,下同)增速为3.3%。 2020年在较大力度的财政政策支持下,基础设施投资增速一度有所回升,也被寄予成为拉动投资、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 但今年以来基础设施投资表现低于市场预期,增长势头还有所放缓,今年前7个月同比增长4.2%,两年平均增速为2.7%左右。 其中,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较快,两年平均增速为9.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速相对较慢,两年平均增速分别为3.4%、-0.1%。 分地区看,大部分省份在上年较低基数下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有所回升,比如湖北前7个月增速达到47%,但从两年平均增速看仍较低,为-15%。 除了贵州增速持续负增长外,大部分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投资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从基础设施投资资金来源看,目前数据较为滞后,额度数据只公布到2017年,2018-2019年为增速数据。 PPP、城投债等自筹资金的占比较高,2015年达到高点后有所回落,2019年为55.7%。 国家预算内资金占比总体上升,2019年为17.5%,国内贷款占比稳定在15%左右。 根据国家统计局指标解释,国家预算内资金包括一般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而专项债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专项债近年来发行额度大幅增加,这可能会对近两年资金来源结构产生影响。 从主要的几类资金来源看,国内银行贷款用于基础设施领域的增速保持较快增长,今年6月末公布数据的上市银行用于上述三类基础设施行业的贷款增长15.1%,增速快于贷款总体增速。 今年基建投资增长持续低于预期,主要还在于财政等资金支出偏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