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证券-固定收益周报:如何理解“同业监管再加码”?-190901

《中泰证券-固定收益周报:如何理解“同业监管再加码”?-190901(1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泰证券-固定收益周报:如何理解“同业监管再加码”?-190901(14页).pdf(1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投资要点
专题:如何理解“同业监管再加码”?
上周四开始,同业监管升级成为影响市场的主要因素,首先导致了上周四国开和国债收益率的分化,又在周五继续影响债市持续调整。如何理解此时“同业监管再加码”?报告将从三个角度展开分析,首先对各类监管指标进行分析,本轮监管升级主要是新增指标的影响,对现有指标影响有限;其次分析同业监管升级对债市的短期影响,厘清“同业投资”的概念是核心因素,可对比16年“营改增”对债市的影响;最后分析同业监管升级中长期对债市的影响,货币政策的发力点已经发生变化,重点关注银行信用扩张放缓和实体融资需求放缓的相对速度变化。
即使把政策性金融债算作同业投资从严处理,对银行现有监管指标影响有限,主要影响将体现在新增指标上。其中政金债单独影响相对有限,产品投资与其他金融债投资是核心影响因素,如果对该比值设定限额,则会对银行金融投资整体造成不利影响,不单单对政金债造成挤出。
对比16年“营改增”对市场的影响,与上周状况有颇多类似之处。相较于从MPA考核开始,概念就已经逐步厘清的“同业负债”而言,“同业投资”可谓仍是个“新生事物”,后续是否会对概念进行详细解释,以平息目前市场的紧张情绪,是短期需要关注的重点。
从中长期的角度来分析此次同业监管升级的影响,我们需要拉长视角观察央行操作的变化:同样是宽信用,同样是希望有更多流动性进入实体经济,去年的发力点在于开大水龙头,降低资金成本;今年在于疏通渠道,在进水管保持通畅的同时,降低流动性的空转,更加顺畅的排向实体。
在目前这个时点,在全球经济疲弱的大环境下,实体融资需求不振依然是相对确定的,债市短期风险依然可控,需要关注的是银行信用派生速度在经历了连续几次“打击”后会不会加速放缓,我们也会继续跟踪相关数据,密切观察银行行为的相对变化,及时提示。
利率品一周回顾:MLF续作利率不变,同业监管加码
上周央行在公开市场净回笼1290亿元,MLF大致等额续作,操作利率不变。拆借回购利率分化,银行间隔夜变动不大。存单发行利率普遍回升。存单发行量、偿还量均下滑,净融资额回落。政金债短端招标较好,国债、国开债期限利差继续低位震荡,分别维持在44bp和69bp。
固定收益市场展望:关注国内外经济数据的情况
9月2日当周,公开市场有1400亿逆回购到期。国内将公布8月财新制造业PMI、贸易差额等数据;美国将公布8月制造业PMI、失业率、新增非农就业、时薪增速等数据;欧元区将公布8月制造业PMI数据。
9月2日当周有1100亿国债、43亿地方债和330亿政金债计划发行。
风险提示事件:监管风险超预期,资金面超预期收紧,海外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