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开源证券-有色金属行业深度报告:锂电铜箔的黄金时代-210923

上传日期:2021-09-23 17:53:55 / 研报作者:赖福洋 / 分享者:1005795
研报附件
开源证券-有色金属行业深度报告:锂电铜箔的黄金时代-210923.pdf
大小:2294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开源证券-有色金属行业深度报告:锂电铜箔的黄金时代-210923

开源证券-有色金属行业深度报告:锂电铜箔的黄金时代-210923
文本预览:

《开源证券-有色金属行业深度报告:锂电铜箔的黄金时代-210923(4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源证券-有色金属行业深度报告:锂电铜箔的黄金时代-210923(49页).pdf(4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引文:铜箔分为标箔和锂电铜箔,前者是覆铜板的重要原料,而锂电铜箔则是锂电池负极材料载体的首选,其厚度与锂电池能量密度直接挂钩。

伴随锂电池向体积更小、能量密度更高的方向发展,“极薄化”铜箔成为大势所趋。

为了精确刻画锂电铜箔的景气度,我们将从供需着手,进而研判加工费的走势和上涨持续性。

供给:较高进入门槛决定产能扩张多由龙头驱动,行业产能释放短期受限国内锂电铜箔产能占全球近8成,受益于下游需求带动,铜箔厂商大规模的产能扩张提上日程。

但较高的门槛注定这轮扩产将以龙头企业为主,原因在于:(1)认证壁垒:认证周期达到6-9个月,海外产品认证更是长达一年时间;(2)资金壁垒:新建项目吨投资达到7.53万元/吨,资金壁垒限制中小厂商规模化扩产;(3)工艺壁垒:锂电铜箔生产在磨辊工艺、添加剂配置、产线调试三个领域的工艺复杂,需要长期的科研投入与技术积淀。

除此之外,即便是能够突破这些壁垒的头部厂商仍面临诸多影响产能释放的限制,主要体现在:(1)核心生产设备受进口限制;(2)铜箔极薄化过程中产生的产能效率损失;(3)PCB铜箔对锂电铜箔的牵制作用;(4)铜箔建设周期长达2年左右。

因此短期锂电铜箔(尤其是极薄铜箔)供给紧张局面难以缓解,我们梳理铜箔厂商产能扩张计划,中性预测下2021-2023年全球锂电铜箔供给为47.10、60.55、74.03万吨,CAGR达25.37%;极薄铜箔供给为9.35、14.85、22.28万吨,CAGR达54.37%。

需求:动力、消费、储能共同拉动需求快速增长动力电池、消费电池、储能电池是锂电铜箔主要应用终端,共同拉动锂电铜箔需求扩张。

预计2021-2023年全球锂电铜箔需求为35.72、50.71、65.50万吨,CAGR达35.43%,极薄铜箔需求为11.08、24.07、41.47万吨,CAGR达79.03%。

供需平衡:未来3年锂电铜箔供需持续收紧,极薄铜箔出现供需缺口我们预计2021-2023年全球锂电铜箔供需平衡为14.35、12.95、11.62万吨,供给收紧,产能利用率从71%提升至85%;极薄铜箔供需平衡为-1.12、-6.50、-11.27万吨,出现供需缺口并持续扩大,极薄铜箔面临更高的技术、资金壁垒和产能限制,供给紧张程度加剧,行业景气度提升,加工费有望受益提升。

铜箔加工费分析:温和但确定性上涨铜箔下游电池厂商超高的集中度且和滞后的调价机制决定了铜箔加工费短期大幅上涨概率偏低。

但结合对铜箔的供需梳理,我们预计铜箔加工费后期大概率仍将上涨,极薄铜箔尤其明显,除了供需的决定性作用之外,以下几大因素也不容忽视:(1)前期上涨系“修复性涨价”;(2)铜箔加工费上涨对电池总成本影响小;(3)极薄铜箔带来的降本效应客观上有利于加工费上涨。

因此具备极薄化铜箔批量生产能力并且产能快速扩张的行业龙头需要重点关注,主要受益标的包括嘉元科技、诺德股份、远东股份、超华科技等。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铜箔新增产能投放超预期、极薄铜箔渗透率不及预期、数据统计与测算存在大幅偏离等风险。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