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港证券-电气设备行业点评:漳州核电项目拉开核电重启大幕-191011

《申港证券-电气设备行业点评:漳州核电项目拉开核电重启大幕-191011(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申港证券-电气设备行业点评:漳州核电项目拉开核电重启大幕-191011(9页).pdf(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投资摘要:
中国核电于10月10日发布公告,公司旗下漳州核电1、2号机组已获得核安全局颁发的建造许可证,近日即将正式开工。漳州核电项目股东包括中国核电(51%)、中国国电(49%),1、2号机组总投资超400亿元,机组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华龙一号”机组,设计寿命60年,建设工期60个月(两个机组间隔10个月),预计投产时间为2024年。漳州核电项目即将开工对于行业意义包括:确立了核电行业反转态势、验证了核电逆周期属性、进一步夯实了自主三代核电技术。
为什么要继续建设核电?核电在是能源结构重要组成部分,截止目前核电总装机已达47台,装机容量48.7GW。2018年核电以2.35%的装机占比,贡献了4.22%的发电量。在光伏、风电等新能源蓬勃发展的今天,我们仍然需要发展核电,主要原因在于核电具有极高的稳定性、经济性、清洁性和高端制造属性。
为什么是“华龙一号”?我国的核电建设从最早的全盘引进到合作开发,再到近些年的自主研制,形成了非常多的机型,而本次即将开工的漳州1、2号机组,选择的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华龙一号”机组。我们认为当前中美摩擦不断的背景,以及“华龙一号”丰富建设经验和三代核电技术中最强的经济性,是选择“华龙一号”作为核电重启主力堆型的主要原因。
谁是核电重启受益者?核电产业链均会受益于核电新项目开工重启,但各方参与核电项目的时序存在差别。我们认为新项目启动后,弹性最大、最先体现业绩的是国产化核电设备制造商,由于核电业务具有壁垒高、利润率高的特征,对制造商利润增厚效果显著。漳州核电项目建设参与方众多,既有东方电气、上海电气这样的老牌企业,也有久立特材、浙富控股这样的核电新贵。我们认为由于核电设备制造及交货集中在开工后前两年,因此相关公司业绩未来两年会显著受益于漳州核电项目建设。
核电未来还有多大空间?此次漳州1、2号机组的开工重启,对于行业来说只是个开始,目前厂址开发已较为成熟但还未开工的机组超过64GW,相对于当前48.7GW的装机量,未来增长空间仍然可期。预计2019~2021年每年将有6~8台机组开工,年新增市场空间超过1200亿,而且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将是后续新开工机组的主要选项。目前国内条件较为成熟的“华龙一号”储备机组有10台,将在未来3年内陆续实现开工。
投资策略:推荐核电运营商龙头且是漳州核电项目控股方的中国核电,核电主设备制造商龙头东方电气,蒸汽发生器U形管国产化领军者久立特材,以及多元化核电设备制造商应流股份。
风险提示:核电项目核准不及预期、在建项目建设出现重大问题、核电政策出现大幅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