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鑫证券-固收日报: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3连升,专项债错位拖累社融-191112

《华鑫证券-固收日报: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3连升,专项债错位拖累社融-191112(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鑫证券-固收日报: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3连升,专项债错位拖累社融-191112(6页).pdf(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重点关注
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前置导致10月社会融资同比小幅下降,下降趋势难以持续。10月社融规模6189亿元,同比少增1184.5亿元,其中专项债当月净融资额-200亿元,较去年同期1068亿元,主要是由于今年专项债发行节奏更为提前,剔除这一项之后仅比去年同期微降,下降趋势难以持续。人民币贷款5470亿元,较去年同期少增1671亿元,但信托和委托贷款降幅收窄1071.4亿元,外币贷款降幅收窄789.8亿元,新增未贴现银票降幅扩大600亿元。社融存量增速10.7%,较上月小幅回落0.1个百分点。
贷款同比小幅下降,企业中长期贷款显著改善。10月新增人民币贷款6613亿元,较去年同期少增357亿元。其中居民短期贷款同比少增1284亿元,居民中长期贷款同比少增143亿元,企业短期贷款同比基本持平,企业长期贷款同比多增787亿元,票据贷款同比少增850亿元,非银机构贷款同比多增1391亿元。M2同比增长8.4%与上月持平,M1同比增3.3%较上月回落0.1%,M0同比增4.7%较上月提高0.7%。
同比量微降,质量明显提升。10月份由于3季度末信贷冲量,并且由于十一假期,工作日较少,社融和信贷一般为全年低点。专项债发行节奏相比去年提前,如果剔除专项债融资,企业融资总规模较去年同期变化不大,信托、委托贷款收缩后过度依赖票据融资的融资情况在逐渐改善,社融规模同比也仅是微降。从信贷数据来看,下降的主要部分是居民短贷和票据贷款,企业中长期贷款和非银机构贷款明显增加,尤其是企业中长期贷款实现同比3连增,为2018年以来首次。从2018年初到2019年上半年,我们看到贷款结构主要是短期贷款和票据贷款支撑。企业中长期贷款和非银机构贷款的恢复是信用逐渐恢复的重要信号。金融数据反映出企业的信用状况未来可能转好,但利率债难言明显的利好。
市场回顾
利率市场:
11月11日,股市出现大幅调整,债市做多情绪高涨,10月CPI数据对债市的影响甚微。10月金融数据不及预期,使得债市尾盘加速上涨。银行间现券收益率下行3-4bp,长端下行幅度大于短端。银行间资金收紧,货币市场利率全线上涨,隔夜回购加权利率涨逾10bp至2%上方,但整体资金面仍维持宽松水平。国债期货全线收涨。
一级发行方面,周一,农发行3年、5年期固息增发债中标收益率分别为3.1334%、3.4802%,投标倍数分别为4.88、4.92。
现券方面,国债各主要期限全面下行,其中1年期品种下行0.44BP,5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下行1.71BP,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3.02BP。国开债各主要期限全面下行,其中1年期品种下行0.64BP,5年期国开债到期收益率下行4.17BP,10年期国开债收益率下行3.5BP。
资金方面,周一货币市场资金价格多数上行,其中,DR001上涨13.53BP,DR007上涨4.34BP,DR014上涨3.1BP。
国债期货方面,周一,国债期货全线收涨。10年期主力合约上涨0.32%,5年期主力合约收涨0.16%,2年期主力合约上涨0.07%。
信用市场:
一级市场,今日,公司类主要信用债计划发行31只,金额419.2亿元,昨日,无推迟及取消发行债券。
二级市场,11月11日,多数品种信用利差上行。1年期短融信用利差均上行,各等级均上行1.2BP。3年期中票信用利差均上行,其中,AAA上行0.51BP,AA+上行0.51BP,AA上行1.51BP。5年期中票信用利差均上行,其中,AAA上行2.62BP,AA+上行4.62BP,AA上行4.62BP。1年期城投债信用利差均上行,其中,AAA上行0.76BP,AA+上行0.76BP,AA上行1.76BP。3年期城投债信用利差涨跌不一,其中,AAA上行0.18BP,AA+下行0.82BP,AA下行0.82BP。5年期城投债信用利差均上行,其中,AAA上行1.59BP,AA+上行1.59BP,AA上行0.59BP。
转债市场:
11月11日,可转债指数下跌-2.42%,成交375亿元,较前一日有所下降。上涨13家,下跌116家。其中涨幅较大的有新泉转债(2.81%)、天康转债(1.78%)、利欧转债(0.76%),跌幅较大的有蓝思转债(-4.78%)、凯龙转债(-4.61%)、广电转债(-3.55%)。
负面信息
贵人鸟,涉及债项:16贵人鸟PPN001,公司公告,“16贵人鸟PPN001”应于11月11日兑付。截至到期兑付日终,因公司融资渠道严重受限,偿债能力持续恶化,流动性趋紧,且公司难以在短期内处置相关资产筹措本期债务兑付资金等原因,公司未能按照约定筹措足额偿付资金,构成实质性违约。
风险提示:货币政策宽松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