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中信证券-本土化妆品行业产业链系列之品牌篇:林清轩,聚焦红山茶花,以油护肤先行者-220130

上传日期:2022-01-30 14:51:07 / 研报作者:徐晓芳杜一帆 / 分享者:1005795
研报附件
中信证券-本土化妆品行业产业链系列之品牌篇:林清轩,聚焦红山茶花,以油护肤先行者-220130.pdf
大小:1556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信证券-本土化妆品行业产业链系列之品牌篇:林清轩,聚焦红山茶花,以油护肤先行者-220130

中信证券-本土化妆品行业产业链系列之品牌篇:林清轩,聚焦红山茶花,以油护肤先行者-220130
文本预览:

《中信证券-本土化妆品行业产业链系列之品牌篇:林清轩,聚焦红山茶花,以油护肤先行者-220130(2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本土化妆品行业产业链系列之品牌篇:林清轩,聚焦红山茶花,以油护肤先行者-220130(22页).pdf(2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林清轩,中国红山茶花护肤品牌开创者;聚焦品类创新,选定“以油养肤”赛道;掌握核心原料,研发并迭代独家成分“清轩萃”;差异化竞争,避开市场知名原料,致力于打造“品牌=品类”。

公司强于产品力,弱于外观,推进品牌形象升级是未来工作重点之一,营销和运营也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延伸思考:本土品牌—夯实主阵地,提升产品力和形象,道阻且长,但前景光明。

▍公司概览:中国红山茶花润肤油开创者。

公司成立于2003年,是国内高端护肤品牌。

截至2022年初,线下开设近400家直营门店;淘宝/京东/抖音等线上平台均设有旗舰店。

销售规模:据魔镜数据,2021年林清轩实现淘系销售额3.05亿元,同比+29.8%(较2019年,+234.4%);粉丝/会员:粉丝数量超1000万(天猫700万),会员达600万(天猫300万);会员年龄分布(会员):线上主力低于30岁,线下30~32岁占比最高;职业分布:学历普遍较高,白领/公务员/教职员工/医护人员占比分别约为58%/10%-20%/10%-20%/10%。

▍产品矩阵:护肤为主,定位高端。

品牌以山茶花油为核心单品,拥有平衡、亮采、时光、奢宠焕颜四大护肤系列。

2021年公司核心单品会员价697元/30ml,客单价:线下1300元左右,线上600元左右;复购率:线下50%-60%,线上30%-40%。

国内外油类护肤单品毫升单价呈“外高内低”:2021年国产新锐品牌:均位于15元/ml以下;林清轩23.2元/ml、夸迪22.3元/ml,均处中上游水平;海蓝之谜/希思黎/馥蕾诗:分列1-3位,超50元/ml,远高于第二梯队。

本土品牌与国际品牌在“油类护肤”领域定价、目标客群存在较大差异,处错位竞争阶段。

▍品牌特色:品类创新、核心原料、差异化竞争。

聚焦品类创新:选定油类护肤赛道,聚焦红山茶花护肤,致力于打造“品牌=品类,林清轩=红山茶花”;掌握核心原料:收购/建立种植基地,坚持原料的自主生产和提取,自主研发“清轩萃”,掌握核心原料及其提炼工艺,建立原料端的全产业链;差异化竞争:回避市场知名原料,开辟红山茶花油护肤新品类,抢占消费者心智,建立品牌专属认知;建立“清轩书苑”培训体系,追求服务流程与理念差异化。

▍行业分析:“以油养肤”,历史悠久,当今风口。

“以油养肤”概念最早可追溯至古埃及时期,本质是修护保养肌肤屏障,锁水保湿。

当前,消费者在化妆/压力/空气污染/口罩佩戴等因素下,皮肤出现变薄/敏感/泛红等问题,肌肤修护需求突出;安全性/功效/成分成为疫后消费者购买油类护肤品的前三考虑因素。

▍亮点与期冀:强于产品力,求索于渠道转型,弱于外观。

截至2022年初,公司拥有30多位科研人员,累计获67项专利(24项发明专利/6项山茶花相关研究专利),山茶花润肤油3.0荣获欧盟ECOCER认证。

渠道转型探索OMO协调双线利益,形成线上线下双向导流、两栖经营,提升客户消费体验。

公司积极推进产品及包装设计升级,增强产品设计感与品质感。

▍对本土护肤品品牌的延伸思考:夯实主阵地,提升产品力和品牌形象。

本土A股化妆品品牌类公司,多数已建立自己的“阵地”。

垂直赛道布局,致力于将“品牌=品类/功效/概念/场景”,资源聚焦、易建立消费者心智;但消费者产生固有印象后,拓展产品线、拓展品类等难度大,若遇平台型、集团化同业的竞争,将面临较大压力。

我国化妆品企业在植物萃取方面具备一定研发优势,以华熙生物为代表的企业近年来在透明质酸、麦角琉因等化妆品原料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产业整体配方、检测等能力均有长足进步。

随着产业规模快速扩容、企业不断上市,众多海内外优秀的研发人员加入本土企业,中国化妆品产品力的增强趋势明确。

内外兼修,提升品牌形象:本土品牌长于内容营销、渠道和快速反应,在品牌宣传/内涵/广告质量/外观设计/产品包装等细项上还需努力。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