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创证券-宏微科技-688711-公司简评报告:受益双碳及国产替代,继续看好公司未来增长-220120

《首创证券-宏微科技-688711-公司简评报告:受益双碳及国产替代,继续看好公司未来增长-220120(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首创证券-宏微科技-688711-公司简评报告:受益双碳及国产替代,继续看好公司未来增长-220120(3页).pdf(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双碳及国产替代下,预计公司全年业绩将实现高增长。 公司预计2021年实现收入4.5亿至5.3亿元,同比+35.69%至+59.82%;实现归母净利润6000万至6800万元,同比+125.24%至+155.28%;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500万至4500万元,同比+52.48%至+96.05%。 IGBT景气度依旧,2021Q4业绩保持稳健增长。 预计公司2021Q4实现收入0.8亿至1.6亿元,同比-15.68%至+68.58%,环比-40.94%至+18.08%;实现净利润1394万至2194万元,同比+67.88%至+164.22%,环比-4.96%至+49.58%。 募投项目进展顺利,模块产能有序扩充。 2021年公司老厂模块产能预计为450万块/年,处于饱和状态。 新厂规划总产能680万块,截至2021年11月,新厂已搭建完成2条生产线并进入生产爬坡状态,2022年伴随模块产能的逐渐释放,将拉动公司营收保持高速增长。 光伏订单满足率仍较低,期待新代工厂导入贡献增量。 2019年公司与华为就光伏逆变器单管产品进行合作,目前给予的订单比较饱满,但是考虑目前供应链紧张问题,光伏订单尚不能完全满足。 单管出货量主要受限于代工厂产能,2021年公司着手开发第三家芯片代工厂,2022年代工产能预计将有所提升,光伏IGBT收入有望加速释放。 车规IGBT进展顺利,已定点15个车型。 公司已进入4-5家汽车品牌厂商,合计完成15个车型定点,预计将于2023年大幅放量。 2022年,公司750V车规IGBT及汇川定制款有望贡献收入。 公司与Tier1厂家积极合作,汽车产品推崇极致的性能、可靠性和成本,定制化服务具有较大优势,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产品。 部分SiC器件已稳定出货,关注新品研发进展。 公司目前已有部分碳化硅器件稳定出货,并积极下游客户共同开发高功率等级的碳化硅器件。 根据Yole报告,2025年SiC市场规模达25.62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约30%。 电动汽车是SiC器件最大的下游应用市场,预计2025年将达15.53亿美元,年复合增速高达38%。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2/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69/1.05/1.71亿元,对应1月20日股价PE分别为160/106/6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毛利率提升不及预期、研发不及预期、代工产能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