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山西证券-策略周报2021年第53期:两市延续调整,静待宽松政策落地-220115

上传日期:2022-01-17 11:12:05 / 研报作者:麻文宇 / 分享者:1002694
研报附件
山西证券-策略周报2021年第53期:两市延续调整,静待宽松政策落地-220115.pdf
大小:880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山西证券-策略周报2021年第53期:两市延续调整,静待宽松政策落地-220115

山西证券-策略周报2021年第53期:两市延续调整,静待宽松政策落地-220115
文本预览:

《山西证券-策略周报2021年第53期:两市延续调整,静待宽松政策落地-220115(1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证券-策略周报2021年第53期:两市延续调整,静待宽松政策落地-220115(15页).pdf(1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投资要点:市场回顾:指数周内表现低迷,“稳增长”板块回调市场方面,近五个交易日万得全A指数再度下探,累计收跌1.12%。

成交额较上周边际放量,市场活跃度略有回升,北向资金本周合计净流入74.45亿元。

近五个交易日医药生物、电气设备、有色金属、汽车、综合等板块涨幅居前;建筑材料、家用电器、建筑装饰、钢铁、食品饮料等板块跌幅居前。

全国12月CPI、PPI涨幅均收窄,通胀压力趋缓据统计局1月12日公布信息,2021年12月,全国CPI同比上涨1.5%。

环比下降0.3%。

PPI同比上涨10.3%,环比下降1.2%。

我们认为,CPI同比增速超预期回落,或主因鲜菜、猪肉投放量增长以及石油价格下行拖累所致,而PPI加速回落,同比降幅再走阔,或主因受保供稳价持续以及淡季需求走弱影响。

具体来看,此前由极端天气造成的鲜菜供应紧张情况有所缓解,12月CPI食品分项中鲜菜价格下降8.3%,影响CPI下降约0.21个百分点。

同时,猪肉产能升至高点,带动猪肉价格同比下降36.7%,影响CPI下降约0.81个百分点,形成主要拖累。

此外,全球油价回落带动我国汽油和柴油价格分别下降5.4%、5.8%,亦使我国CPI增幅收窄。

PPI方面,保供稳价成效延续,上游原材料价格继续回落,生产资料价格同比降低1.6%,降幅较上月再走阔1.5pct,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下降8.3%,降幅走阔3.4pct;煤炭加工价格下降15.4%,降幅走阔7.0pct。

与此同时,冬季需求淡季带动水泥、钢铁等建材价格走弱。

展望后市,我们认为,疫情扰动渐消、春节需求走旺、终端消费品提价或将使物价持续走强,而伴随着三季度猪肉价格重新步入上行周期,CPI同比增速或将走阔,然而由于油价上行空间有限以及高基数效应,CPI不会出现大幅上行,整体或将呈现温和上涨走势。

PPI或将持续回落,但随着财政前置以及季节性拖累渐退,降幅或将有限。

整体看,剪刀差有望持续收窄。

而CPI同比温和上升也给予我国“稳增长”政策操作空间,预计一季度宽松政策将接连落地,低估值板块仍有较优机会,建议持续关注。

美国12月CPI、PPI同比增速创新高,美联储3月加息预期走强美国2021年12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环比上涨0.5%,高于市场预期的0.4%,但低于11月份的0.8%;CPI同比涨幅为7%,低于市场预期的7.1%,但高于11月份的6.8%,为1982年6月以来的最高点。

扣除食品和能源,美国12月份核心通胀环比涨幅为0.6%,11月份环比涨幅为0.5%。

核心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涨幅则为5.5%,高于市场预期的5.4%和11月份的4.9%。

PPI同比增长9.7%,虽然略低于预期值9.8%,但仍创2010年有记录以来最高水平。

我们认为,美国CPI已进入磨顶阶段,食品及住房价格增速均放缓,而能源价格呈现边际回落之势,由此,CPI进一步上行的空间十分有限,随着海运运力稳步上升、原油产能持续释放,CPI或将走入下行通道,但在供应链问题、就业问题等核心矛盾难以彻底解决的背景下,整体回落节奏不会太快,而高涨的物价已经开始挫伤居民实际购买力以及就业积极性,因此,美联储于3月开启加息的概率大幅走高,全球流动性开启时机提前,建议重点关注月底美联储FOMC会议中的具体表述。

12月金融数据出炉,信贷社融均表现疲弱中国人民银行2022年1月12日发布2021年金融统计数据,同年12月数据一并揭晓。

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去年累计31.35万亿元,同比少3.44万亿元;人民币贷款增加19.95万亿元,同比多增3150亿元。

截至去年12月末M2同比增9%,增速比上月末高0.5个百分点。

从12月份单月数据看,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37万亿元,同比多7206亿元;人民币贷款增加1.13万亿元,同比少增1234亿元。

信贷、社融增速均不及市场预期,反映实体经济贷款融资需求整体仍较为低迷,金融数据虽整体企稳,但并未能兑现此前关于“宽信用”的预期。

具体来看,居民及企业中长期贷款均表现疲弱,反映地产市场需求以及企业投产意愿均较为低迷。

2021年下半年地产政策有所纠偏,带动市场悲观情绪略有修复,但近月的地产销售、企业拿地意愿、消费信贷需求等均未出现“回暖”表现,反映房地产市场的修复仍需要时间,同时,盈利承压背景之下,企业扩张投产意愿不高,政策面逆周期调节的成效并未显现,而年末银行放贷热情较低也有一定影响,但并非信贷整体表现不佳的主因。

我国12月外贸数据再超预期,下行压力仍不容忽视据海关周五公布数据显示,2021年12月,我国进出口总额达5,865.30亿美元,同比增长20.3%,环比增长1.2%。

其中,出口3,405.00亿美元,同比增长20.9%,环比增长4.6%;进口2,460.40亿美元,同比增长19.5%,环比回落3.1%。

我们认为,我国12月出口仍然展现出较高景气,但回落迹象已现,下行压力不容忽视。

具体来看,产品方面,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延续高增,两年复合同比增速分别达24.8%、20.6%,充分彰显韧性。

而玩具、箱包等传统出口产品以及家具、灯具等地产后周期产品出口增速均大幅回落,或反映“后继乏力”。

国别方面,我国对美出口两年复合同比增速达27.7%,增幅较前值再走阔,对欧盟出口两年复合同比增长14.5%,较前值大幅回落,对东盟国家出口两年复合同比增长15.1%,基本与前值持平。

在全球流动性收紧的大环境中,外需回落趋势难改,而全球生产修复也将使得我国归还部分出口份额,综合来看,服饰、箱包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或将面对较大压力,而机电及高新产品出口有望维持一定韧性。

周度观点:关注低估值必选消费板块机会宏观经济层面,本周公布的主要宏观数据或主要释放了如下两点信号,一是,我国内外部面临的经济下行压力均较大,出口或将触顶回落,而国内投资情绪依旧低迷。

二是,政策调节中的“宽货币”、“宽信用”有望加码,但当前海内外经济基本面对其形成一定压制,力度或不及预期。

我们认为,“稳增长”的跨周期、逆周期调节方向不变,而2022年一季度仍为政策工具落地的重要窗口期,与此同时,无论基本面的变化使整体经济承受何种痛苦,政策全面大幅宽松再现的概率均极低。

而从更加长期的角度看,“人口红利”驱动下的经济高增退出我国历史舞台已成定局,产业加速外迁与数字经济变革或为我国下一个10年的核心发展方向。

市场方面,本周两市仍然延续低迷走势,沪深指周一、周三略有回暖,但在美国通胀数据及国内金融数据公布后,周四、周五再度掉头加速下探,主力资金大幅流出,恐慌抛售情绪渐浓。

板块方面,本周受国内外疫情持续发酵影响,新冠肺炎检测及疫苗板块持续造好,养殖板块、中医药板块同样逆市收涨,房地产、建材、家电等“稳增长”概念板块深度回调,新能源、光伏板块延续调整,元宇宙概念板块再度收跌,行业优劣表现符合我们上期配置建议。

目前A股市场整体情绪相对低迷,但“高低切换”趋势渐明,我们认为,下周对于MLF、LPR的调整或将重新提振市场信心,而春节前后流动性有望边际放量,带动市场重现“躁动”。

当前海内外经济虽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但也无须过度悲观,我国国内经济基本面及稳定性均相对优于其他市场,外资长期稳定入市趋势不改,短期内维持防御打法胜率较高,建议重点关注低估值必选消费、国防军工等板块机会。

同时,经济结构调整有望带来新机遇,建议把握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技术革新带来的趋势性机会,持续考量相关成长板块中长期配置价值。

行业方面,(1)关注消费板块低估值子板块。

当前经济下行叠加“高低切换”背景之下,消费低估值子板块进可攻、退可守,配置性价比更优,且随着国内就业改善及“扩内需”政策的进一步落地,板块盈利修复动力有望增强,建议重点布局受政策利好提振的中医药、高值耗材等低估值子板块。

(2)谨慎应对近期地产板块的阶段性回暖。

年后经历连续下调后,地产板块有望边际回暖,但地产行业转型趋势难改,宏观调控房地产平稳发展以及“人口红利”退坡或将使资金实力稍弱、资产负债结构抗风险性较差的中小房企承受较大压力,市场份额或将进一步集中至头部,但在“房住不炒”大环境中,高回报率模式难以为继。

(3)关注国防军工板块。

年后国防军工板块经历了较大幅度回调,当前估值已较具吸引力,同时,在大国博弈及强军战略的大环境之中,国防工业、武器制造行业的景气度仍高,短期市场情绪波动大概率将被行业中长期向好趋势抹平,建议关注核心元器件、新型信息化装备、新材料等相关标的。

中长期策略中长期来看,我们建议投资者持续关注三个方向。

消费板块:医药、消费升级。

长期优质赛道:碳中和、科技创新、新基建。

稳健底仓品种:大金融。

风险提示全球流动性超预期收紧;全球疫情超预期发展;宏观经济增速超预期下滑;全球能源危机进一步加剧;通胀压力持续走高;技术发展不及预期。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