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国信证券-医药行业一周观察:恒瑞医药首届研发日召开,重新定义创新-211018

上传日期:2021-10-18 09:30:45 / 研报作者:陈益凌朱寒青彭思宇 / 分享者:1008888
研报附件
国信证券-医药行业一周观察:恒瑞医药首届研发日召开,重新定义创新-211018.pdf
大小:1224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国信证券-医药行业一周观察:恒瑞医药首届研发日召开,重新定义创新-211018

国信证券-医药行业一周观察:恒瑞医药首届研发日召开,重新定义创新-211018
文本预览:

《国信证券-医药行业一周观察:恒瑞医药首届研发日召开,重新定义创新-211018(1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信证券-医药行业一周观察:恒瑞医药首届研发日召开,重新定义创新-211018(13页).pdf(1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国信医药观点:恒瑞医药重新定义创新,全球启程加速。

2021年10月15日,恒瑞医药举办首届研发日,系统披露了公司的研发策略和具体布局。

当前公司已有8种创新药在中国上市,并有50余种创新药正在临床开发,240多项临床试验在国内外开展,有24个创新药项目获准开展全球多中心或地区性临床研究,已在新药物形式、新技术、适应症拓展、靶点组合、联合治疗等多方位构建差异化管线,不仅在肿瘤药物领域覆盖全面,在自身免疫、疼痛管理、心血管、代谢疾病、感染、呼吸、血液、神经系统、眼科等领域积极拓展。

早期管线中研发靶点前移,储备丰富;并开启超大规模临床,开发临床价值巨大的肿瘤辅助治疗药物。

尽管在集采和控费的背景下,公司短期业绩存在一定压力,但创新药收入占比不断提高,创新管线步入收获期,国际化持续推进,为公司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恒瑞医药作为医药板块创新主线的龙头公司,短期受政策、行业景气度变化和公司业绩压力等多方面影响回调已较充分,长期来看公司持续受益于国内临床资源、科技人才红利,核心产品的全球商业化价值不断加强,推荐买入。

恒瑞医药首届研发日召开,重新定义创新,全球启程加速恒瑞医药调整发展战略,重新定义创新。

2021年10月15日,恒瑞医药举办首届研发日,系统披露了公司的研发策略和具体布局。

恒瑞医药董事长孙飘扬指出,当前是恒瑞调整发展战略、推进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

在新形势下,公司要探索全新靶点,承担更高研发风险,解决未满足的临床需求;其次要充分发掘在研靶点在多种适应症的潜力,并在治疗疾病领域布局多种不同作用机理的产品,形成互补和增益。

此外,恒瑞需要在平台化、BD和国际化上做出更多突破:发展多种平台技术支持深度研究,不断产生全球权益项目;加强对外合作,加快国际化;组建海外临床团队,加快海外临床开发与产品上市。

恒瑞创新药研发迎来收获期,现有240多项临床试验支撑在多个疾病领域的纵深发展。

恒瑞医药已有8种创新药在中国上市,并有50余种创新药正在临床开发,240多项临床试验在国内外开展,有24个创新药项目获准开展全球多中心或地区性临床研究。

公司在新药物形式、新技术、适应症拓展、靶点组合、联合治疗等多方位构建差异化管线,在肿瘤领域覆盖激酶抑制剂、抗体偶联(ADC)、肿瘤免疫、激素受体调控、DNA修复及表观遗传学、支持治疗等多靶点、组合序贯疗法,并在自身免疫、疼痛管理、心血管、代谢疾病、感染、呼吸、血液、神经系统、眼科等领域广泛布局,积极拓展治疗领域,持续拓宽创新边界。

靶点前移、开展大规模III期临床,高额投入助力创新转型。

恒瑞未来一年多时间预计将在国内递交超过30个新药的IND,超过15个适应症的上市注册申请,临床转化速度明显加快。

后续的布局体现在如何更好地挖掘既定靶点和通路的价值,在恒瑞目前的全方位探索中,所研发的CD40、CD79bADC、IL-2、XI因子等属于研发靶点前移,ADC(有超过22款新药在研)、双抗(建立了HOT-Ig新型双抗技术平台)、PROTAC、核酸药物等属于新技术新药物形式。

并且恒瑞开启了其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临床,达尔西利用于HR+/HER2-乳腺癌的辅助治疗计划入组4350例,预计可覆盖20万适用患者,潜在临床价值较大,该临床的高额投入预计也是恒瑞今年上半年利润增速放缓的原因之一。

建立海外临床研发管理团队,强化in-house研发能力。

恒瑞医药海外有24项在研临床,包括HER2ADC、Claudin18.2ADC、IL-4R抗体、IL-15单抗、TSLP单抗等。

2021年是恒瑞临床研发全面开启国际化新征程的元年,国际化步伐稳健加快,在美国、欧洲、澳洲、日本均建立了专业的临床研发团队,全面启动GPT(全球产品开发团队)工作模式,建立海外智库,不过分依赖CRO,有助于更高效率和高质量地完成全球临床试验。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的风险、医保控费超预期的风险、药品及高值耗材集采超预期的风险。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