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粤开证券-【粤开策略】每日数据跟踪-211018

上传日期:2021-10-18 17:23:01 / 研报作者:陈梦洁 / 分享者:1005795
研报附件
粤开证券-【粤开策略】每日数据跟踪-211018.pdf
大小:831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粤开证券-【粤开策略】每日数据跟踪-211018

粤开证券-【粤开策略】每日数据跟踪-211018
文本预览:

《粤开证券-【粤开策略】每日数据跟踪-211018(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粤开证券-【粤开策略】每日数据跟踪-211018(8页).pdf(8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每日数据跟踪三大指数:沪指收跌0.12%,深证成指收跌0.46%,创业板指收涨0%申万一级板块:采掘、有色金属、电气设备上涨;食品饮料、休闲服务、医药生物回调概念板块:煤炭开采、风力发电、连板上涨;白酒、营销传播、食品加工回调成交情况与北向资金:两市成交约10022亿元,较上一交易日有所放量,北上资金净流出约80.18亿元热点追踪:新三板投资解析北交所的设立将为新三板市场注入更多新鲜血液,通过建立更加精准、包容的准入标准和更加多元、灵活的准入路径,有助于降低企业挂牌和融资成本,同时“进退有度”的投资和退出渠道也有助于吸引VC/PE积极布局新三板,我们从近期不少挂牌公司的公告中看到明星投资机构的参与身影,机构提前进场“掘金”北交所。

从定增数量来看,2021年9月2日北交所即将成立的消息公布以来,新三板市场在9月、10月分别有52家、40家公司发布定增预案,较7月、8月的32家、21家的定增预案有接近翻倍的增长,市场热度提升可见一斑。

我们认为未来具有“专精特新”特色的企业以及转板预期较高的企业或将更受专业机构投资者的青睐。

北交所总体平移精选层各项基础制度,以市值为核心,围绕盈利能力、成长性、市场认可度、研发能力等设定了四套进入条件,我们认为与“专精特新”的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要求有异曲同工之处。

新三板精选层企业将成为北交所第一批上市公司,从目前精选层企业行业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工业、信息技术、材料、医疗保健四个行业,部分企业处于细分领域龙头地位,也与工信部披露的“专精特新”名单企业行业分布特点相似。

因此北京证券交易所设立后,新三板精选层法律地位将显著提升,有望率先转板上市的企业将迎来更多增量资金,获得机构投资者的青睐。

截止2021年10月18日,精选层、科创板和创业板公司平均市盈率分别为33.31/60.59/57.07倍,估值相对处于洼地。

随着北交所再融资制度的不断优化,机构投资者或将综合考虑成本和锁定期的利弊,通过定增进入创新创业企业或将成为更为便捷和相对低成本的投资方式。

同时这些机构投资者率先在创新层进行资本布局,也有助于增强中小企业再融资信心,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从而推动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

热点追踪:QFⅡ投资解析近日,证监会公布合格境外投资者可参与金融衍生品交易品种,新增开放商品期货、商品期权、股指期权三类品种,参与股指期权的交易目的限于套期保值交易,自2021年11月1日施行。

此次扩大QFII参与金融衍生品交易品种范围,是此前金融加速对外开放政策的延续,有利于进一步深化在岸市场制度改革。

对于中国期货市场而言,有望引入更多境外增量资金,优化期货投资者结构,使得期货市场更加健康平稳发展。

同时进一步提高境内资本市场国际影响力,为境外投资者提供更多避险产品和配置工具。

对于A股而言,目前QFII的持仓市值较陆股通还有一定差距,主要由于二者在投资范围、投资限额上存在差别,导致目前QFII/RQFII存在两个特征,一个是表现不活跃,第二个是占比低。

不过随着QFII投资范围不断放宽,外资配置A股资产的进程也在不断加速。

近期QFII调研多家A股上市公司,显示A股对于境外资本吸引力逐步增强。

未来A股也会逐步走向机构化的市场,这是大势所趋。

近年来随着外资的持续大幅流入,已经对A股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长期来看北上资金的一些投资价值理念不仅对个人投资者产生影响,也影响了一些机构投资者的风格;短期来看,外资的趋势性流向,交易活跃度都影响着市场的情绪,未来随着外资的占比以及活跃程度的进一步提升,机构投资者的话语权将进一步加强,A股会逐步走向更为成熟的市场。

热点追踪:今日盘面解析今日A股主要股指弱势震荡,盘面上,煤炭、电力、有色等板块涨幅居前,酿酒、医药、保险板块跌幅靠前。

我们认为近期成交量萎缩显著,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资金情绪偏谨慎。

目前仍处于结构性行情当中,成长板块占据主导地位。

目前虽主板反弹稍弱,但前期多个板块已充分调整,继续下行空间有限,下一步有望逐步企稳反弹。

配置方面建议关注三条主线:一,关注三季报预喜及超预期板块投资机会。

二,关注近期整理充分处于低位的优质品种。

三,关注财富管理转型领先的优质券商股投资机会。

周一港股高开低走,三大指数表现低迷。

此前恒指连续三周收涨,主要受到情绪面修复与政策阶段筑底影响所致。

从资金面来看,南下资金持续回流,资金面逐步配置前期超跌核心资产。

我们认为前期港股持续下跌已经充分消化当前的利空因素,港股Q4面临的压力逐渐减轻,港股有望延续反弹态势。

临近三季报密集披露期,建议投资者关注几条主线:一、关注三季报预喜及超预期板块投资机会。

二、部分核心资产前估值处于历史底部区间,当前,科网股的政策底虽然尚未出现,但企稳迹象明显,短期扰动不改中长期布局趋势。

截至上周末,A股共1049家披露了半年度业绩预告,业绩预喜率达63%。

分行业来看,预喜率最高的五个行业分别是有色金属、交通运输、化工、采掘和轻工制造,其中上游资源品业绩表现亮眼,有色金属行业预喜率超过90%。

在业绩增速方面,有3个行业业绩预告净利润增速翻番,化工、有色金属、医药生物、机械设备、轻工制造行业增速居前。

当下,随着三季报密集披露期的到来,我们建议投资者挖掘三季报投资机会,重点关注预喜及业绩超预期品种。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展开>> 收起<<
相关研报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