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中航证券-军工行业双周报:疫情对军工行业总体影响有限,BDI指数持续下滑-200131

上传日期:2020-02-03 11:06:43 / 研报作者:张超王宏涛 / 分享者:1007877
研报附件
中航证券-军工行业双周报:疫情对军工行业总体影响有限,BDI指数持续下滑-200131.pdf
大小:725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航证券-军工行业双周报:疫情对军工行业总体影响有限,BDI指数持续下滑-200131

中航证券-军工行业双周报:疫情对军工行业总体影响有限,BDI指数持续下滑-200131
文本预览:

《中航证券-军工行业双周报:疫情对军工行业总体影响有限,BDI指数持续下滑-200131(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航证券-军工行业双周报:疫情对军工行业总体影响有限,BDI指数持续下滑-200131(7页).pdf(7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本周行情:
  中证军工龙头指数(-1.59%),行业(申万军工)排名4/28;
  上证综指(- 3.22%),深证成指(-2.49%),创业板指(-0.25%);
  涨幅前五:亚光科技(+23.88%)、中国卫星(+21.57%)、中国卫通(+19.44%)、康拓红外(+18.18%)、航锦科技(+13.69%);
  跌幅前五:四维图新(-11.42%)、中国长城(-11.15%)、四创电子(-10.38%)、台海核电(-9.56%)、新光光电(-9.45%)。
  重要事件
  1月20日,我国空间站核心舱初样产品和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已先后安全运抵文昌航天发射场,将分别参加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发射场合练及首飞任务,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任务即将拉开序幕。
  1月21日,中国卫星公告,公司子公司钛金科技拟引入战略投资者,航发资产、国发基金和商飞资本等三名意向投资者共计出资1.50亿元。
  1月23日,海兰信公告,公司拟开展股权激励计划,向37名激励对象授予299.46万股,占激励计划公告时公司股本总额的0.75%。其中,限制性股票的授予价格为每股人民币6.09元。
  1月23日,航天晨光公告,公司中标中核四0四有限公司一系列设备采购项目,中标金额累计为16.92亿元(暂估价)。
  1月23日,高德红外公告,公司收到与两位客户签订的某型号军品红外热像仪订货合同,合同金额分别为0.60亿元和0.22亿元。
  1月30日,受到担忧海运需求回落影响,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BDI)指数跌至498点。
  1月31日(英国时间),英国正式“脱欧”,结束其47年的欧盟成员国身份。
  投资建议
  若要了解更为具体的2020年军工行业策略及分析,敬请关注研究报告《中航证券2020年军工行业策略: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一、近期军工行业相关事件及分析如下:
  1、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对军工行业发展有不利影响,但总体影响有限。受到今年年初新型冠状病毒的影响,为抗击疫情,有关部门采取了居家隔离和延长假期等降低人口流动及聚集的措施,这对我国整体宏观经济发展将产生不利的影响,中观上各行业发展方面同样也将受到一定冲击。但是我们认为,区别于餐饮、旅游、交通运输及电影等行业受到疫情带来的较大影响,军工行业受影响程度相对有限。主要原因为军工行业产品的交付及收入确认主要集中在下半年进行,军品生产任务也更多集中于下半年,因此疫情对军工行业全年整体发展的总体影响有限。同时,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导致了红外测温计等红外设备市场需求的增长,将对相关军工行业上市公司(如高德红外、大立科技及睿创微纳等)的民品红外设备收入产生一定的提振作用。
  2、军工央企召开2020年工作会仪,明确将持续推动改革相关工作。截至1月31日,部分军工央企在2020年工作会议上针对改革工作提出了以下相关部署:
  ①航空工业集团领导强调了要通过国有资本管理试点,加深、加强、加固航空产业改革,要以“两金”压减为突破口和着力点,切实提升企业运行质量,夯实改革发展基础等。
  ②中国航发集团提出将坚持深化改革,开创更有活力的发展局面;坚持深度融合,构建更加开放的协同产业链等举措。
  ③航天科技集团领导强调要坚持改革定力,聚焦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国企改革要求,着力推进全面深化改革“3+1”顶层部署落地等。
  ④航天科工集团要求紧扣初步建成国际一流航天防务公司目标任务,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高质量发展等。
  ⑤兵器装备集团领导强调了重点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权制度改革、分配制度改革等“三大改革”,激发企业发展活力等。
  ⑥中国船舶集团强调将大力深化改革和能力结构调整,积极推进改革和资源整合,强化业绩考核奖惩“指挥棒”作用,强化资本运作助力产业发展,继续推动专项管理改革任务,深入推进核心能力体系建设,促进产业布局优化等。
  ⑦中国电科集团领导强调要加强资产经营与资本运作,助力主责主业做强做优做大,强力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完善电科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等。
  ⑧中国电子集团领导指出推进全方位超常规创新、深化市场化结构性改革、打造战略性核心竞争力共同构成了中国电子高质量发展的三大支柱。
  ⑨中核集团领导提出要加大创新力度,提升自主可控发展水平,加快改革步伐,释放推动发展的内生动力等。
  3、年度业绩预告陆续披露,多数公司业绩预增。截至1月31日,共有105家军工行业上市公司披露了包含具体预计净利润的年度业绩预告或业绩快报,部分军工装备上游原材料上市公司(如宝钛股份、光威复材、钢研高纳、楚江新材等)、军工电子元器件上市公司(耐威科技、亚光科技、宏达电子等)及军工信息化装备上市公司(杰赛科技、大立科技、高德红外等)业绩预增。具体上市公司年度业绩预告或业绩快报汇总可见附表。
  4、BDI指数持续下滑,民用运输船舶装备产业链相关上市公司或受影响。
  2019年9月以来,作为造船业先行指标的BDI指数总体保持了下跌趋势,由2020年9月4日出现的全年峰值(2518点)跌至2020年1月30日的498点,下跌幅度达80.22%,表明了当前国际航运和国际贸易形势发展不及预期。我们认为,未来在中美贸易博弈仍存在不确定性的背景下,预计全球造船行业回暖压力较大,或将持续低迷,进而影响军工行业中涉及民用运输船舶装备产业链的相关上市公司业绩。
  二、中长期来看,结合军工行业基本面向好的确定性、利好消息刺激以及年初资金风险偏好提升,我们继续对军工行业持乐观判断:
  1、由于“十三五”末军工订单集中释放,叠加军改负面影响逐步消除,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月31日,航锦科技、宏大爆破、航天晨光、威海广泰及广哈通信等多家上市公司公告已签订军品订单合同;天银机电、高德红外及久之洋等上市公司也公告了军品中标事项。我们认为,今年或将有更多军品订单集中落地。
  2、军工央企以高质量发展为发展主线,所属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切实改善。企业维度上,2020年的央企经营业绩考核指标将采用“两利三率”的指标体系,可有力引导企业高质量发展;业务维度上,2020年国资委将重新厘定军工央企主责主业,推动与各军工央企主业相关的上市公司的核心技术创新发展;管理维度上,管资本运营模式的深化及推广、上市公司开展的股权激励都将进一步激发企业内在发展活力;市场化转型维度上,2020年国资委推出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有望推动各大军工集团所属的科研院所改制进程、扩大各大军工企业的混改范围和力度,进而促进更大规模及体量的科研院所及企业的优质资产实现资产证券化。
  3、自主可控持续拉动上游元器件需求。自主可控主要体现于材料、核心元器件等上游领域,在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党政军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需求急速提升,不仅短期带来市场高度关注,中长期也具备兑现业绩的可能。
  4、威海广泰、内蒙一机、四创电子、航天发展等不少个股跌回至30PE甚至更低,年底估值切换将为其带来更高的安全边际。
  5、从行业估值来看,军工行业PE处于2014年以来估值区间的3.51%分位,对创业板指的比值处于4.54%分位,处于底部位置。
  三、基于以上理由,建议重点关注四个方向:
  1、航空装备维持高度景气。军机部分重点型号逐步量产,在研型号也将不断定型列装,将迎来航空装备的黄金十年,以主机厂为代表的航空产业链将维持高度景气;航空工业集团持续推进国有资本公司投资公司试点改革,股权激励、资产重组等资本运作,例如:①中航飞机推行重大资产置换;②中航机电和中航电子剥离低效资产;③中航光电、中航沈飞推行股权激励;④中航光电、中航电测和中航机电持续回购股票;⑤中航高科转让非主业子公司和中航三鑫股权转让突出瘦身健体、聚焦主业。一系列举动为相关上市公司带来实质性利好,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2、航天装备整体将迎来高光时刻,相关上市公司业绩有望实现增长。具体包括:①航天武器装备方面,在全军大力推行实战化训练和武器装备建设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导弹作为消耗性武器,未来的采购需求将快速提升,也将较快兑现至导弹产业链相关上市公司;②航天工程装备方面,伴随2020年北斗三号导航系统建设、高分专项工程以及探月工程项目等重大工程即将收官,同时火星探测计划、登月计划、空间站建设及北斗三号导航应用展开等项目即将开展,依靠该类项目订单驱动的航天工程装备产业链上的相关上市公司业绩有望兑现。
  3、自主可控是中长期投资主线。在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自主可控的逻辑虽短期难以完全兑现至业绩,但国内巨大的市场使其存在消化高估值的可能。我们认为,军工整个行业具有天然的自主可控“属性”,军工电子、信息化等自主可控的重点领域将值得长期关注,其中北斗是我国着眼于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自主建设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将于2020年上半年建成北斗三号系统,实现满星座运行服务,向全球提供服务,随着北斗系统持续推进和突破,产业链下游服务端相关公司将充分受益。
  4、船舶装备方面,南北船旗下资产整合仍是大势所趋,南北船合并后有望开启专业化的重组进程。此外国产航母服役有望加速新建航母及相关配套舰船的建设。
  建议关注
  军机等航空装备产业链(军机增长高确定性)
  中国卫星、航天电子、航天电器、天奥电子、海格通信(卫星产业链下游应用市场将保持快速拓展)
  威海广泰(空港、消防、无人机三项业务全面好转)
  亚光科技(军工电子微波组件第一阵营,船艇业务签订大额意向订单)
  内蒙一机(配套公司和关联企业宏远电器近期签订1.22亿元装甲装备器材军品订单,验证了陆军装甲装备的需求量旺盛)
  四创电子、国睿科技(雷达领先企业,背靠电科核心院所)
  振华科技(军工电子领先企业,低效资产出表,不断聚焦主业,利润率大幅提高)
  铂力特(军用3D打印技术领先企业)
  中国船舶、中国海防(两船合并带来船舶上市公司专业化整合和资本运作的可能)
  风险提示:
  军改进度、订单释放进度低于预期。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