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创证券-保险行业重大事项点评:“新冠”肺炎疫情对人身险业务影响测算,短期展业受限,开门红预期将下调-200204

《华创证券-保险行业重大事项点评:“新冠”肺炎疫情对人身险业务影响测算,短期展业受限,开门红预期将下调-200204(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创证券-保险行业重大事项点评:“新冠”肺炎疫情对人身险业务影响测算,短期展业受限,开门红预期将下调-200204(7页).pdf(7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项:
截止2月4日9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累计确诊的人数达20471例,较昨日+3235,疑似23214例,较昨日+5072,死亡425例,较昨日+64,治愈632例,较昨日+157(丁香园)。新增确诊人数增长并未放缓,疫情发展尚未出现拐点。
评论:
疫情打破Q1年金险推动新单业绩高增长预期。短期疫情险企最大最直接的两个方面:1)无法当面接触客户沟通展业,金额稍高的保单难以签单,特别是“开门红”中拉升规模的年金、分红等业务;2)代理人培训和业务动员质量难以保证,线上线下效果差异大,传统个险渠道展业的核心依赖聚集、动员和激励,培训和活动率十分重要。此前市场较一致的预期是Q1新业务受短期年金产品推动将有所表现,疫情的出现打破了这种预期。全年来看,开门红期间贡献的业绩占比大,Q1新单全年占比一般在40%-50%之间,Q1业绩对全年影响较大。但由于价值率较低NBV占比相对均衡,且疫情结束后有弥补空间,所以对全年预期的影响相对较小。
简要测算疫情对各公司业绩影响:目前各公司都采用纯线上工作,大部分于2月10日线下复工,较正常开工时间推迟10天左右,因春节前后1个月是销售的黄金期间,且考虑培训、增员质量对业绩有间接影响,故测算时假设影响代理人正产工作天数为30天。测算以日均产能和工作天数两个变量为基础展开:假设1):疫情期间日均销售额会受到无法线下展业负面影响,分乐观(日均销售额-10%)、中性(-30%)、悲观(-50%)情形;假设2):影响时间为30日;假设3):不受疫情影响下各公司Q1新单及NBV增速为:国寿(30%、30%)、新华(30%、4.3%)、太保(20%、11%)、平安(13%、8.2%)。
测算结果为:
受疫情影响乐观情景下各公司新单及NBV增速为:国寿(25.8%、25.8%)、新华(25.8%,0.9%)、太保(25.8%,0.9%)、平安(25.8%,0.9%)。
中性情景:国寿(17.3%、17.3%)、新华(17.3%,-5.9%)、太保(8.3%,-0.3%)、平安(1%,-2.4%)。
悲观情景:国寿(8.8%、8.8%)、新华(8.8%,-12.7%)、太保(0%,-7%)、平安(-6.3%,-9.5%)。
平安、国寿受影响小于太保、新华。国寿前期销售任务完成较好,后续主要任务为长期保障产品,预计影响结果在乐观和中性之间;平安销售策略较稳健,规模类业务推进较温和,渠道更多元化,线上布局领先有优势,预计影响结果在乐观和中性之间;新华开门红较为依赖短期高预定利率规模类业务,且新增代理人较多留存面临压力,预计影响结果在中性和悲观之间;太保开门红启动较晚,规模较大业务开展较为滞后,预计影响结果在中性和悲观之间。
对险企渠道运营是一次大考,平安应对更加全面迅速。疫情期间平安在各个方面(代理人保障、津贴考核调整、增员、展业理赔、后台支持等)更加完善和迅速,且平安各大生态都有积极响应,在科技、互联网方面动作远超同业。对于行业而言,是线上运营能力的一次大考,或对渠道模式的转型突变与升级产生长期影响。
投资建议:保守来看Q1业绩承压不可避免,但对全年业绩预期影响相对较小。
经营策略稳健,整体反应全面迅速、各大生态圈全力启动的中国平安预期受影响相对较小。目前各家公司PEV(2019)都已跌至低位:平安(1.19x)、国寿(0.86x)、新华(0.65x)、太保(0.78x)。业务增速预期调低,同时利率短期快速下行,对保险板块构成压制,短期需待调整充分,关注疫情缓和时点。
推荐承压能力更强的中国平安和极低估值的太保、新华。关注线上运营有优势,提前布局科技、生态圈的港股众安在线。
风险提示:疫情发展态势、持续时间超预期、19、20Q1业绩大幅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