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证券-西部超导-688122-2021三季报点评:业绩超预期-211022

《中航证券-西部超导-688122-2021三季报点评:业绩超预期-211022(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航证券-西部超导-688122-2021三季报点评:业绩超预期-211022(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业绩概要: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9亿元(+37.7%);实现归母净利润5.38亿元(+97.9%),对应EPS为1.22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5.00亿元(+109.2%)。其中Q3营业收入为8.4亿元(+47.7%),归母净利润为2.25亿元(+61.2%);
Q3业绩超预期:从单季度数据来看,公司Q1-Q3营收分别为5.3亿元、7.2亿元、8.4亿元,营收规模的持续增加主要源于产能投放,钛合金、超导产品和高温合金等主要产品不断放量;Q1-Q3毛利率分别为41.3%、43.4%、44.5%,产品盈利性的提升主要得益于产品规模化效应逐步体现,生产成本下降,也抵消了近期上游原材料海绵钛价格的上涨(考虑到海绵钛价格是从10月份开始出现明显上涨,需留意对Q4盈利影响)。总体来看,各类产品产销量增加叠加规模化效应带来的成本下降,带动公司Q3业绩延续了环比增加趋势,一定程度超出市场预期;
在手订单充沛:报告期末,公司应收票据为12.6亿元,较半年报+9.5%;应收账款为14.2亿元,较半年报+34.2%;合同负债为2.41亿元,较半年报+24.2%。几项数据的持续增长,主要系公司在手订单充沛、生产备货所致。公司后续业绩稳步提升可期;
中长期成长空间持续开拓:公司于2021年7月9日发布公告称,拟定向增发募集资金不超过20.13亿元,除3.38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外,其余均用于现有主营业务的拓展。其中拟投入9.71亿元于“航空航天用高性能金属材料产业化项目”,项目计划在2024年建成后将新增5050吨钛合金年产能及1500吨高温合金年产能,同时进一步提升高性能高温合金材料稳定批产能力;拟投入4.74亿元于超导材料研发及生产的项目,“高性能超导线材产业化项目”预计于2023年落地后新增2000吨的MRI用超导线材年产能。有助于公司突破现有产能瓶颈,扩大三类主营业务规模,发展技术创新,优化生产工艺。项目建成后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得以提升,行业领先优势得以稳固,未来中长期发展空间也将更加宽广;
四季度开始积极布局军工新材料:我们在10月13日板块阶段性底部明确提出开始积极布局军工新材料,并同期发布了《西部超导深度报告-航空金属材料领跑者》。推荐逻辑为:1、策略层面,伴随近期碳中和纠偏愈演愈烈,市场主线弱化+宏观滞胀背景下,市场预期收益率下降,理性回归的过程中会寻找业绩确定性强及未来政策方向风险小的板块进行防御配置,三季报披露是一个很好的验证时点;2、军工新材料已调整至合理估值水平,伴随自身业绩和市场认知估值的稳步提升,军工新材料中长期价值重估将延续;
投资建议:伴随国防军队现代化建设提速,对于装备的新增和替代要求不断增加,叠加关键材料国产替代大趋势,军品订单市场尤其是航空领域景气度持续抬升。高端钛合金和高温合金需求有望保持快速增长,而国内面临高端供给不足的现状,公司作为航空金属材料领跑者,将充分受益于行业赛道崛起。预计公司2021-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30.9/40.1/52.2亿元,同比增长46%/30%/30%,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04/9.27/12.41亿元,同比增长90%/32%/34%,对应PE 48X/36X/27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抬升风险、募投项目不及预期、下游需求增长及国产替代进程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