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国际-汽车行业周报:3月车市销量降幅缩窄,特斯拉国产Model3长续航版上市-200413

《中银国际-汽车行业周报:3月车市销量降幅缩窄,特斯拉国产Model3长续航版上市-200413(1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银国际-汽车行业周报:3月车市销量降幅缩窄,特斯拉国产Model3长续航版上市-200413(14页).pdf(1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3月汽车销量同比下降43%,环比增长3.6倍,目前生产基地与经销商门店基本实现全面复工,国内汽车市场产销端正在逐步的回归正轨,消费者购买意愿逐步增强,3月销量较2月明显提升,预计4月汽车产销量环比将继续提升,但同比仍将出现下滑。生态环境部表示将考虑适当延长国五库存车的销售期,有望给予企业更多缓冲时间,预计随着疫情逐步好转与各地刺激政策落地,汽车行业有望逐步回暖,重点推荐长安汽车、上汽集团、长城汽车等,关注广汇汽车。3月新能源汽车(不含特斯拉)共销售5.3万辆,同比下降53.2%,环比增长301.3%,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和免征购置税政策延长2年,随着疫情好转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重回增长轨道,车企盈利也有望改善。特斯拉国产Model 3长续航后轮驱动版(工况续航668 km)与高性能全轮驱动版开放预订,售价分别为33.905万元(补贴后)、41.98万元,较进口版售价大幅降低,有望为其销量再添动力。欧美疫情严重也将加速其零部件产业链向国内转移,配套产业链有望大幅受益,建议关注国产配套单车价值量较高、业绩弹性较大的配套企业,重点推荐拓普集团、银轮股份、宁波华翔,关注三花智控等。
主要观点
2020年3月汽车销量同比下降43%,环比增长3.6倍。根据中汽协数据,2020年3月乘用车销售104.3万辆,同比-48.4%,环比+365.8%。商用车销售38.8万辆,同比-22.6%,环比+348.9%。目前生产基地与经销商门店基本实现全面复工,国内汽车市场产销端正在逐步的回归正轨,消费者购买意愿逐步增强,3月销量较2月明显提升,预计4月汽车产销量环比将继续提升,但同比仍将出现下滑。2020年3月新能源汽车(不含特斯拉)共销售5.3万辆,同比下降53.2%,环比增长301.3%,车企表现分化,特斯拉3月销售10,160辆表现优异,比亚迪、北汽新能源、上汽乘用车等厂商销量出现大幅下滑。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和免征购置税政策延长2年,工信部表示2020年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政策不会大幅退坡,随着疫情好转,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重回增长轨道,车企盈利也有望改善。
特斯拉国产长续航版与高性能版Model3上市,售价大幅下降。4月10日,特斯拉国产Model 3长续航后轮驱动版(工况续航668 km)与高性能全轮驱动版正式开放预订,售价分别为33.905万元(补贴后)、41.98万元,预计分别于2020年6月、2021Q1开始交付。相较于进口版(后驱长续航版40.7万元、四驱高性能版51.6万元),国产版价格大幅下降,对消费者吸引力明显提升,订单有望大幅增长为销量增长再添动力。特斯拉3月产量达10,158辆,环比+160.6%,3月中下旬达到计划的3,000辆/周并有望继续提升,全年产能有望超15万辆;上海工厂二期工程正在建设,国内需求仍然旺盛。欧美疫情严重也将加速其零部件产业链向国内转移,配套产业链有望大幅受益,建议关注国产配套单车价值量较高、业绩弹性较大的配套企业,重点推荐拓普集团、银轮股份等,关注三花智控等。
国五库存车销售期有望延长,山西发布汽车消费专项奖励。近日生态环境部表示考虑在全国尚未实施国六排放标准的地区,适当延长汽车生产企业的过渡期、适当延长国五库存车的销售期,目前中西部等地区仍有部分国五车待清库存,适当延长过渡期有望给予企业更多缓冲时间,减轻企业压力。除此前佛山、广州、南昌等多地公布汽车刺激政策外,本周山西省发布汽车消费专项奖励,奖励标准覆盖乘用车及商用车,其中购买乘用车将每辆奖励6,000元;深圳面向个人增加1万个混合动力小汽车指标,并放宽个人申请条件;预计随着疫情逐步好转与各地刺激政策落地,汽车行业有望逐步回暖,重点推荐长安汽车、上汽集团、长城汽车等,关注广汇汽车。
重点推荐
整车:乘用车销量有望逐步回暖并迎来拐点,重点推荐长安汽车、上汽集团、长城汽车等,关注广汇汽车;基建有望加码,环保加严、淘汰国三车与严查超载等因素影响,2020年重卡有望维持高景气度,关注潍柴动力、中国重汽、威孚高科。
零部件:关注产品升级、客户拓展、低估值等细分领域,推荐华域汽车、万里扬、继峰股份、凯众股份等。
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销量短期承压,长期仍有较大发展空间,重点推荐国内龙头比亚迪,以及受益特斯拉及大众MEB国产的拓普集团、宁波华翔、银轮股份、精锻科技等。
智能网联:辅助驾驶加速渗透,5G推动车联网发展,推荐伯特利、均胜电子、德赛西威、保隆科技。
主要风险
1)汽车销量不及预期;2)贸易摩擦升级;3)产品大幅降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