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开证券-【粤开新三板深度报告】新三板企业融资指南-200417

《粤开证券-【粤开新三板深度报告】新三板企业融资指南-200417(2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粤开证券-【粤开新三板深度报告】新三板企业融资指南-200417(21页).pdf(21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投资要点
新三板可以通过股权融资、债权融资、以及其他多样的融资方式进行融资,在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环境之下,新三板的地位和作用凸显,本文将对新三板的主要融资方式以及近年来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受到深改政策利好提振,新三板市场有望持续回暖,对企业的吸引力进一步增强,未来无论从指数还是融资规模来看,新三板市场都具备上升空间。
新三板企业股权融资
(一)定向增发融资。新三板定增融资制度安排较灵活,是新三板市场最主要的企业融资方式。据全国股转公司数据显示,2013年以来新三板挂牌公司累计直接融资规模超过5000亿元,其中多数来自定向增发。包括已摘牌公司,2013年至2019年,共有6524家公司完成定增融资,平均累计融资规模为7978.87万元。同时不少A股公司参与新三板公司定增,这是A股市场和新三板市场互联互通、相互衔接的重要体现。截止2020年3月底,总共有196家上市公司参与过新三板公司定增发行,新三板IT和互联网企业占到被参与企业数量的三成,战略新兴产业和轻资产公司更容易受到上市公司的青睐。
(二)优先股融资。优先股是在一般规定的普通种类股份之外,另行规定的其他种类股份,其股份持有人优先于普通股股东分配公司利润和剩余财产,但参与公司决策管理等权利受到限制,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利益。2015年9月,《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优先股业务细则(试行)》发布实施,优先股试点正式启动。截止2019年年末,累计有60家新三板公司发布了优先股发行预案,32家公司最终完成优先股发行,融资总规模28.09亿元。但由于发行门槛较高及企业认知有限,新三板优先股发行进展缓慢。
新三板企业债权融资
(一)双创债融资。2017年7月,《中国证监会关于开展创新创业公司债券试点的指导意见》出台。截止2019年末,累计有近70家新三板公司发布了双创债发行方案,总共成功发行过27起双创债,累计融资规模仅有29.36亿元。在定向增发新政引发市场升温及精选层公开发行预期火爆的形势下,市场留给双创债的关注度有限。但双创债发行仍将作为新三板企业融资的一种重要渠道,是新三板市场除定增以外融资方式的有益补充。
(二)可转债融资。可转债融资与中小微企业的风险特点和融资需求相匹配,无论是在企业利润尚未充分释放的发展初期,还是在业绩快速增长的阶段,都有助于投资人获得长期投资收益。目前,新三板可转债融资方式主要有双创可转债和非公开可转债。由于定增存在较为明显的套利空间;发行人仍面临着还本付息的压力;短期并不能实现财务成本的下降,可转债关注度较定增略弱。政策扶持下,新三板市场发行可转债的公司数量和规模仍有望实现突破,未来同时兼顾股性和债性的混合型可转债比例会逐渐升高。
(三)企业债融资。截止2019年末,新三板总共有110家公司公布过各种企业债825只,发行规模接近3700亿元。其中,同业存单发行数量最多,占据了总量的六成。银行、证券、租赁公司等金融企业的企业债发行数量占到全部企业债数量的八成以上,发行规模占到总发行规模的九成以上。
(四)中小企业私募债与私募可转债。自2015年10月后,中小企业私募债并入公司债的范畴,不再单独备案。私募债的高级版本――私募可转债对企业而言能够满足融资需求,对投资机构而言也能够提供稳定的退出渠道,或将是今后新三板投融资的一个重要方向。
新三板企业间接融资
(一)股权质押融资。截至2019年年末,正在挂牌的新三板公司当中,有2289家公司使用过股权质押进行融资,占挂牌企业总数的26%,已经摘牌的新三板公司中,有1095家公司使用过股权质押进行融资,占到摘牌企业总数的24.4%。股权质押手续相对简单,受到新三板企业青睐,但同时股价波动导致的平仓,及大股东股权质押比例过大所带来的风险也不容忽视。
(二)银行贷款。新三板成为银行支持中小微企业的重要渠道,不少商业银行已经形成了囊括间接贷款、债权发行、股权融资等全面的业务体系。截止2019年末,新三板总共有1800余家公司公布过将近3800次申请各类银行贷款公告。申请贷款金额普遍在1000万元以内,但部分优质企业可以申请到数千万乃至上亿元的银行贷款。
(三)“新三板投融通”服务。2019年4月,全国股转公司上线“新三板投融通”平台,助力解决新三板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根据股转公司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7月19日,“新三板投融通”线下累计服务挂牌公司60余家。
新三板资产证券化融资
截止2019年末,累计已有19家新三板公司发行了27只各类资产证券化产品,合计募集资金超过300亿元。其中租赁公司成为新三板资产证券化发行的主体和先行者,2018年是新三板资产支持证券产品的发行高峰期。
深改提升新三板活力,融资规模具备上升空间
精选层及转板制度的推出为新三板市场带来了活力。2019年12月27日,全国股转公司所制定的第一批业务规则发布实施,标志着新三板全面深化改革正式落地实施。截至4月10日,已有120家挂牌公司发布公告,明确向市场传达了申报精选层的意愿。
随着新三板深改的持续推进,新三板融资市场回暖,年内增发预案次数增幅超过增发实施增幅,为后续增发打下基础。2020年1-3月增发预案增幅均高于增发实施次数,一季度增发预案次数环比增长超过30%,是自2015年二季度新三板创下2100高点以来,第一次环比大幅增加。且预案次数同比增长50%,增发预案募集次数实现同比环比双增长。三板成指与增发水平呈现一定的相关关系,市场景气度回升,融资规模具备上升空间。受到深改政策利好提振,新三板市场有望持续回暖,对企业的吸引力也会进一步增强,未来无论从指数还是融资规模来看,新三板市场都具备上升空间。
风险提示:政策进度及效果不及预期;经济下行压力增大